编者按: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山东等沿黄九省(区)党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和新华网主办,齐鲁网·闪电新闻承办的“沿着黄河遇见海”网络主题采风活动10月9日在东营启动。10日-12日,来自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沿黄九省(区)网络新闻媒体的30多名编辑记者深入东营、滨州、济南一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呈现黄河文化传承之美、绿色生态之美、高质量发展之美。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1日讯 “呼风唤雨卷波澜,一路高歌多少难。自古险工在黄河,河底高悬急转弯。”这是对黄河险工形象的描述。王思琪是滨开黄河河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一名“90后”,从小长在黄河边的她对黄河有着特殊的感情。我们跟着王思琪一起去看看她所守护的张肖堂险工。
沿黄河堤防修建险工的堤段,称险工堤段;为了提高堤防抗御洪水的能力,在经常靠水堤防的堤段有计划地修建的防护工程,统称为险工。在1900年,黄河曾经从这里决口,漫口五十余丈,黄河在这里来了个大转弯,随着堤坝的加固,这里也形成了险工。2016年,随着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张肖堂险工增加至45段坝,抗洪能力显著提高,成为控导滨州黄河河势重点险工之一。
近年来,这里以险工文化景区建设为纽带,建立了纪检、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河务协同联动机制,形成了宣传预防、监管治理、打击惩治一体全过程管理体系,共同打造出一处集教育休闲于一体的张肖堂险工河地融合文化风景区。百年张肖堂险工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