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继续进行。成都大运村里设有一个“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每天前来体验的外国运动员络绎不绝,大家在比赛和训练之余,来到这里学说中国话、学写中国字、学做中国菜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中国语言文化,加深彼此的沟通交流。
这几位来自斯洛文尼亚的运动员,正跟着电子屏幕的语音提示,一字一句地学说中国话,他们甚至还能模仿一两句简单的成都方言。在汉字体验区,他们还兴致勃勃地在电子屏上学写中国字。他们说,在斯洛文尼亚时听过中文,也吃过中餐,第一次来到中国,大家对成都的印象特别好,感觉非常兴奋。
斯洛文尼亚运动员 格雷戈尔:我们在斯洛文尼亚的学校里就学习过中国古代到近代的历史,所以对中国有一些了解,但除非你真的来到中国,否则你不会有切身的体会。与斯洛文尼亚相比,成都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市,它拥有我们10倍的人口,成都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非常喜欢这里,我很喜欢中国人,大家都很乐于助人。
这两位来自塞浦路斯的运动员,也是第一次来中国,她们对中国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学习用墨拓印汉字之外,还仔细对照着《大运中文100句》手册,认认真真手写下自己喜欢的汉字词语。田径运动员埃琳娜,更是特意找出了和阿拉伯数字对应的汉字,写下“一九六”,她说,这个数字是她跳高的目标数字,希望这三个中国字能带给自己好运,让自己心想事成。
塞浦路斯运动员 库利琴科·埃琳娜:来中国之前,我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大熊猫都是中国的,中国的茶道也非常出名,来到这里后,我们喜欢上了汉字,所以花了好些时间练习,这种体验非常棒。
在“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外国运动员们还能当一回大厨,虚拟制作北京烤鸭、宫保鸡丁等中国名菜;在合影区,当屏幕中心出现卡通熊猫的影像时,总会引来大家的惊叹欢呼。此外,唱中文歌、兑换成都当地大学徽章等环节,也吸引着外国运动员们一一打卡体验。大家在这里玩得尽兴,留下美好记忆,汉语桥也为世界青年学习中文和相互交流搭建起语言之桥、文化之桥、友谊之桥。
(总台央视记者 李晶晶 魏帮军 曹宇)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