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2023年六五国际环境日正文

感知山东记者谈丨以六五环境日为契机 让美丽山东底色更靓

2023/6/5 16:33:06   来源:中国山东网    

  6月5日,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山东省政府联合举办的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济南举行。活动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由1个主会场活动、1场论坛和N个配套活动组成。

  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放在山东,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对山东的厚爱、信任和支持,同时也是展现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效、加快美丽山东建设的重要契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美丽山东底色更靓。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美”是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涵特征。山东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弘扬生态道德、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自觉承担起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广大群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持续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聚焦蓝天、碧水、净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连创监测记录最优。与2013年相比,2022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63.3%,优良天数比例增加33.2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从60.8天下降至3.5天,重点河流COD和氨氮分别改善27.7%和75.8%。

  生态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建立覆盖全域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黄河三角洲、东平湖、南四湖、泰山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珍稀动物在山东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岱青海蓝、万物共生的美丽画卷在齐鲁大地绘就舒展。

  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突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两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全面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过7200万千瓦,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省“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2.9%,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主要指标基本完成。

  环境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颁布实施,《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即将施行。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省市县全部成立生态环境委员会,河(湖)长制、湾长制、林长制等全面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扎实开展,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全面推行,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现全覆盖、全兑付。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综合成绩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形成。

  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国发18号文件”,支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第一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任务。山东把先行区建设作为发展的全局性定位、全方位要求、全过程引领,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系统部署160项工作任务,明确151项政策清单,加快打造全面创新先行区、协调发展引领区、生态保护样板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共同富裕新范例、安全和谐示范区。

  此次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是提升山东对外影响力、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是争取各方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普及绿色低碳理念、推动公众参与的有力抓手。

  山东要以此次国家主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拓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路径,共建共享美丽山东、美丽中国,让美丽山东底色更加靓丽!(文/葛婷婷)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徐茸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