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山东新闻正文

图文实录|“中国这十年・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2/8/20 16:30:16   来源:中国山东网    

  白玉刚: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中共山东省委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中国这十年·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非常荣幸邀请到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干杰同志,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同志,共同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生动实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先请李干杰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李干杰: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大家前来出席中共山东省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山东发展的关心和支持。首先,我代表山东省委、省政府,代表1亿多山东人民,代表“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山东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4次亲临山东视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山东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2013年11月,要求我们“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走在前列”,并作出了“五个切实”的重要指示。2018年6月,要求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并作出了“四个扎实”的重要指示。2021年10月,要求我们“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高瞻远瞩、一以贯之,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指南针”、破解难题的“金钥匙”、行稳致远的“定盘星”,为我们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提供了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

  似海深情,凝聚民心民意;如山厚望,激发奋进动力。十年来,山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做到“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仰仗人民,惠及人民、造福人民”,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扭住新旧动能转换“牛鼻子”,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守牢“一排底线”,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始终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持续扩大开放,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发展潜能、塑强竞争优势。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省人民共同努力下,山东解决了许多长期制约发展的矛盾问题,战胜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办成了许多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积蓄了强大势能。可以说,与全国一样,这十年是山东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

  这十年,经济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我们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攻坚战,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强势突破。看总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上4个万亿大台阶,增加到2021年的8.3万亿元。看质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过3个千亿大台阶,达到7284.5亿元。“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2021年达到31.7%,四年提升10个百分点。看后劲,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8%,市场主体达到1380多万户、翻了近两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增长了7倍,潍柴51%热效率柴油机、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等一批关键技术加速涌现、世界领先。

  这十年,区域更趋协调,城乡变化日新月异。我们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积极构建山东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色越来越足,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代村、三涧溪、耿店等一批乡村振兴典型被总书记点赞。山东半岛城市群能级加快提升,“一群两心三圈”格局加速形成,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近1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高铁通车里程名列全国第三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重回全国第一方阵;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一位,今年上半年突破9.4亿吨;现代化机场群建设提速推进,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发展支撑更加坚实。

  这十年,民生福祉大幅增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251.6万省标以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0万滩区居民实现了“安居梦”。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这十年,文化“两创”扎实推进,文化自信充分彰显。我们始终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挖掘儒家文化深厚底蕴,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精神文明蔚然成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建成一批“四德工程”示范县,涌现一批“齐鲁最美人物”“山东好人”。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区域性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重要平台。文旅融合如火如荼,“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品牌更加响亮。

  这十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美丽山东底色更靓。我们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环保、优生态,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尤其近两年,全省PM2.5浓度分别下降11.5%、15.2%,今年上半年下降9.1%,“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日常品”。能耗煤耗大幅下降,十年来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2%,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13.8%,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有力有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齐鲁大地精彩展开。

  这十年,改革纵深推进,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我们“锐意改革、勇闯新路”,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改革开放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全面深化改革呈现新气象,扩权强县、国资国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重要改革深入实施,“一次办好”等改革全国先进,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对外开放塑成新优势,进出口总额十年增长89.1%,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倍,选择山东、创业齐鲁越来越成为海内外共识。

  这十年,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我们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水平持续提升。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好干部标准,努力锻造强省建设的中坚力量。采取选派“第一书记”、“四进”攻坚等方式,下沉工作力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持续正风肃纪反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回顾十年历程,我们深切感到,山东发展取得的一切成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山东才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勇毅前行;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才始终同心同德,汇聚起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勇于担当、加压奋进,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白玉刚:

  谢谢干杰书记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请举手示意。

  人民日报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请问,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贯彻好习近平经济思想,落实“三新一高”要求,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李干杰:

  谢谢您的提问。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山东作为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认真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落实好“三新一高”要求,这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一份重大政治责任;同时,对山东来讲,我们认为也具备相应的条件、能力和基础,在这方面趟出路子、取得成效,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经过这些年发展,山东至少在九个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对外开放可以提档升级、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

  第一,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山东一二三产业都不弱。农业总产值率先突破1万亿元,去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服务业增加值均居全国第3位。

  第二,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山东是全国唯一的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过亿”省份,“四上”企业超过9万家,可以实现通过优化供给创造需求、激发需求牵引供给。

  第三,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新动能方面,“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1.7%,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四年提高近12个百分点、达到46.8%。老动能方面,通过数字赋能、技术改造等,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第四,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山东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发展势头都不错。国企资产总额达4.1万亿元,山东能源、潍柴、万华、海信、浪潮等龙头企业都是名声在外。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52.2%,魏桥、歌尔、威高等53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外资企业总数达1.8万家,惠普、阿斯利康、采埃孚等大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到了山东。

  第五,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我们陆地和海域面积基本相当。目前看,海上山东潜力更大,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2位。

  第六,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高铁、高速公路、港口等建设加快推进,“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第七,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26,低于全国2.50的平均水平。济南、青岛引领力不断增强,大中小城市发展相对均衡。

  第八,对外开放可以提档升级。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相继获批,RCEP在山东开展试点示范,我们在对外开放上完全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第九,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称,也是江北最大侨乡,海内归侨侨眷120万人,海外华人华侨120万人,人文资源非常丰富。

  这九大比较优势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落实“三新一高”要求,必须不断巩固好、转化好、拓展好这些比较优势,当前关键做到“四个深入扎实”:

  一是深入扎实推动新旧动能转换。2018年,我们提出分四步走,就是“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今年是“五年取得突破”之年,主要指标基本完成,正在向“十年塑成优势”加速迈进。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步步走深走实。

  二是深入扎实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严格落实“两高”行业“五个减量或等量替代”,实施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三是深入扎实推进“三个十大”行动。供给侧,主要抓好“十强产业”;需求侧,主要实施“十大扩需求”;在增强创新力上,主要推进“十大创新”,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深入扎实保障改善民生。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增加城乡居民就业和收入,着力办好民生实事,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

  我们通过这些思路和举措,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落实好“三新一高”要求,确保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

  前不久,电视剧《三泉溪暖》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展示了山东在乡村振兴方面的鲜活实践。山东的“三农”建设走在全国前头,创造了许多好经验。请问山东的乡村振兴之路有哪些特色?下一步,如何打造在全国有更强示范性、引领性的乡村振兴样板?

  周乃翔:

  感谢您的提问。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殷切期望。我们牢记总书记指示,稳妥有序推进乡村“五个振兴”,“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焕发新活力,三涧溪村、代村、耿店村等成为新典型,产业融合带动、乡村共同体、生产托管服务等创造新经验,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一是突出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基础越来越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产业集群迈向千亿级。龙大、得利斯、中裕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居全国前列。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竞相涌现,“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品种多次刷新高产记录,农业总产值率先过万亿。“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享誉海内外,贡献了安稳的“粮袋子”、丰盛的“菜篮子”、多彩的“果盘子”。

  二是突出美丽宜居,乡村振兴底色越来越靓。农村基础设施网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县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覆盖,广大农村“文化味”“乡愁味”更浓。2500个省级美丽乡村星罗棋布、串珠成链,带动乡村全域向田园美、生态美转变,一幅生动的齐鲁乡村美景画卷色彩愈加绚丽。

  三是突出民生为本,乡村振兴成效越来越实。村党组织带头人“头雁领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涉农资金整合“握指成拳”,乡村振兴政策集成创新,人才、资金加速涌向乡村。广大农民腰包越来越鼓,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生活水平和品质实实在在得到提高。

  当前,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正处于全面提升的关键阶段。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着力夯实产业之基,着力彰显生态之美,着力弘扬文明之风,着力探寻善治之策,着力拓展共富之路,全面提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性和引领性。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要求山东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刚才,干杰书记也提到了创新的问题。请问山东具体是如何考虑的?有哪些重点举措?

  李干杰: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是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也是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具体落实方面,我们提出和实施相关举措,主要是从以下三个角度切入和发力:

  一是从巩固拓展比较优势角度,以创新探寻转化路径,努力把九个方面比较优势转变为发展实效。

  二是从补齐克服短板弱项角度,通过强化创新求突破,努力把产业生态、数字经济、科研人才等短板补齐,把弱项变强。

  三是从有效激发社会和市场的动力活力角度,努力把创新活力尽量多、尽量快地释放出来,汇聚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

  具体工作中,我们重点提出和实施了“十大创新”:

  第一,加强科技研发创新。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做好加大研发投入、搭建创新平台、培强企业主体、畅通成果转化通道“四篇文章”,打造自主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第二,加强人才引育创新。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聚天下英才,抓好自主培养、招才引智、环境营造“三个环节”,让各类人才在山东人尽其才、建功立业。

  第三,加强营商环境创新。这些年,山东的营商环境有比较大的进步和改善,但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还要通过工作创新,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确保整体水平持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第四,加强数字变革创新。积极融入数字文明新时代,统筹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加码布局“数字基建”,加力突破“工业互联网”,加快推进“数字治理”,通过数字变革来引领全面转型。

  第五,加强产业生态创新。良好的产业生态,是塑造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我们主要围绕“雁阵形”产业集群,深入实施“链长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努力打造系统完备、互联共生、创新活跃、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

  第六,加强要素保障创新。强化政策协同,在市场化交易、差异化配置、内生性挖潜三个方面发力,以新思路新举措,打破要素“天花板”,换来发展“一片天”。

  第七,加强民生改善创新。主要针对“一老一小”、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推出创新思路和举措,比如我们今年推出的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等行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第八,加强风险防控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通过创新,更加及时有效地防范化解好各类风险隐患,坚决守牢底线。

  第九,加强文化宣传创新。一方面,强化文化传承创新,在文化“两创”上下更大功夫,提升文化创造力、传播影响力。另一方面,强化宣传引导创新,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第十,加强推进落实创新。重点完善形势分析、信息共享、“四进”、考核等机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凝聚形成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山东是海洋大省,拥有全国近六分之一的海岸线,海域面积与陆地面积相当,海洋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看来山东未来强省建设的成色很大一部分要来自海洋强省建设成效。请问山东如何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周乃翔:

  您提的这个问题,刚才干杰书记也讲到了,海上山东潜力很大,海洋强省建设是山东发展的一大战略。山东依海而立,也必然因海而兴、因海而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持续做好“港口、产业、生态”三篇文章。海洋生产总值十年增长66.1%,达到1.49万亿元;海洋生物医药等6个产业增加值全国第一;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近4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2.3%,海洋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下一步,我们将大踏步迈向深蓝,深入实施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全力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引领区。

  一是突出功能升级,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积极培育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推动从装卸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升级,建设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加快海河陆空“四港”联动,畅通陆海经济通道,打造服务“双循环”的战略开放接口。

  二是突出创新引领,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做强重大涉海平台,加快创建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实施“透明海洋”“蓝色药库”等重大工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际先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等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基地。高质量建设“海上粮仓”,今年5月,“国信1号”成功交付,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养殖工船,作为深远海流动渔场,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

  三是突出绿色低碳,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强化陆海污染联防联治,实施海洋蓝色碳汇行动,统筹实施岸滩、海湾、湿地、海岛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拓展公众亲海岸线和生态空间,打造千里海岸观光廊道,让山东的海洋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人向往!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新华社记者:

  今年上半年山东GDP增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量领跑全国。面对新冠疫情这场“世纪大考”,成绩来之不易。请问山东是如何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影响,努力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目标的?

  李干杰:

  谢谢您的提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两年多来,山东始终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前两年,我们经济增长是5.9%,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我们经济增长是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1.1个百分点。之所以能够保持这样的发展态势,主要是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突出抓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

  一是坚决抓好疫情防控。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采取“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两手结合”的基本方法,聚力抓好“5+1”重点任务落实,就是点上要控住、面上要深挖、源头要严防、资源要保障、责任要落实、工作要统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今年以来,及时有效控制住140余条疫情传播链,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持续优化防控体系,目前来讲,工作更加完备、更加高效。

  在日常防控方面,主要做实“4+3”。即,管好控好境外来人、进口冷链物品、进口非冷链普通物品、省外疫情重点地区入返人员“4个源头”;做强擦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药店、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其他社会面人群的核酸检测“3个探头”。

  在应急处置方面,做到既果断有力、又统筹兼顾,主要是把该管的管到位、该放的也要尽量放开。新发现病例如果有传播风险,就迅速进行处置。这个过程中,突出做到“三个到位”,就是把密接者、次密接者、一般接触者排查隔离到位,中高风险区划设与管理到位,核酸检测到位。在此基础上尽量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做到“三个不停”,即生产型企业不停,项目工地不停,物资运输不停。同时,强化“三个保障”,即保障好基本生活物资采买,保障好群众就医,保障好学生上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

  这里边最关键的一招,就是核酸检测。经过两年多的持续建设、完善、优化,山东的核酸检测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至少有八个:能力充足、准确可靠、分类开展、就近方便、全部免费、应用倒逼、数字赋能、督导保障,所以核酸检测效率效能比较好。

  二是坚决稳住经济基本盘。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狠抓“六稳”“六保”任务落实。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狠抓“三个十大”行动,刚才我也向大家作了介绍。“十强产业”是供给侧,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旅产业、现代轻工纺织、现代金融服务。“十大扩需求”是需求侧,包括基础设施“七网”、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工业技改提级、数字赋能增效、传统消费升级、新兴消费扩容、养老托育拓展、外贸固稳提质、公共安全提升。还有“十大创新”,每一项行动都有具体的实施方案。

  另一方面,持续推出和实施政策包,强化政策支持和保障。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推出了4批政策包、284项具体举措。每一项举措含金量都比较高,针对性、可行性都比较强。我们通过制定政策包、推动政策包落实,全力稳定经济运行。

  三是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我们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守好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公共卫生、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等“一排底线”,抓紧抓实抓到位,确保不出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坚信在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个方面齐心协力,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继续保持好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定会迈出更大步伐。

  新黄河记者: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山东作为唯一的沿黄达海省份,如何发挥特色优势,更好服从服务国家战略?

  周乃翔:

  谢谢您的提问。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重要指示要求,也为山东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对此,省委高度重视,专门作出决定,持续推动落实。作为沿黄经济体量最大省份、黄河流域唯一出海口,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更有信心有能力,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上走在前、作表率。

  一是做好系统治理文章,建设生态保护样板区。坚定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战略要求,狠抓水体、河岸、河口系统治理,努力蹚出大河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正在创建的黄河口国家公园,是全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已顺利完成8项创建任务。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目前的三角洲,鸟类由187种增加到371种,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二是做好统筹治水文章,构筑长久安澜示范带。全面贯彻“四水四定”,统筹推进黄河干流、大汶河等重要水系防洪治理,现代水网加快构建。东平湖、南四湖,不仅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也是黄河安澜的重要保障。我们开展南四湖退圩还湖、水资源利用北调,实施东平湖老湖区分区运用、洪水南排工程,一体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共治”,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三是做好动能转换文章,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突出建好济南起步区,我们聚焦“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理念,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高端产业,统筹布局清洁能源设施,起步区建设成形起势。突出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我们争创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地适应作物”向“作物适应地”转变。端牢“中国饭碗”,我们信心更强、底气更足。

  四是做好合作共赢文章,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健全黄河流域跨省区合作新机制,探索产业合作、创新协作、港口共建、文化交流新模式,搭建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加快构建沿黄达海国际大通道。

  这个问题回答到这里,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

  近年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多个高层次开放平台落户山东。今年6月,又成功举办了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让我们看到了开放发展的活力山东形象。请问山东如何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周乃翔:

  感谢对山东对外开放的关注和支持。把山东打造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明确指示要求。我们树牢开放强省鲜明导向,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全力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十年间,全省外贸进出口规模,由1.5万亿元增至2.9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份额由4.8%升至12.4%。今年1-7月,进出口同比增长18.8%,5月、6月、7月连续三个月刷新历史记录。

  一是着力塑造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新优势。全力打造制度创新、高端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合作、国际地方经贸合作、人才集聚发展、区域协同开放、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八个新高地。

  二是着力做强高能级开放平台。自贸试验区,获批3年来,112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形成189项创新成果。上合示范区,在“做实、做好、做美、做响”上下功夫,区域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等“四个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朋友圈”越来越大,今年签约外资项目99个、总投资156亿美元。“与世界500强连线”,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行业实现精准对接。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精减内设机构58.7%、代管乡镇50.7%。综保区、省级新区、国际招商产业园等各类平台,动力活力加快释放。

  三是着力构筑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推进与日韩重要港口自由通航,深化与韩国口岸“多港联动”,加密优化“齐鲁号”中欧班列图定线路,可直达“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大量山东“好品”和日韩过境货物,进入中亚、欧洲市场。

  我们将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拓展RCEP成员国等新兴市场,推进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实施山东自贸试验区2.0版,推进高质量“双招双引”,让山东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步伐越走越实。

  这个问题回答到这里,谢谢!

  大众日报记者:

  党员、干部是干事创业的领头羊。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狠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请问山东是如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李干杰: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始终坚持从严从实管党治党,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体从“八个强化、一个优化”切入,就是强化思想引领、强化基层党建、强化制度完善、强化监督执纪、强化激励担当、强化工作协同、强化落地见效、强化以上率下、优化选人用人,持续抓好推进落实。

  第一,强化思想引领。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一切发展思路以此来谋划,一切发展布局以此来展开,一切发展成果以此来检验,确保山东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第二,强化基层党建。我们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导向,聚力实施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行动,聚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集中攻坚行动,聚力推进两新组织党建提质增效,聚力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努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第三,强化制度完善。我们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着力“消盲区”“补漏洞”“建机制”,扎紧织密制度“笼子”,让制度时时“带电”、处处“发威”。

  第四,强化监督执纪。我们注重用好政治监督这把“利剑”,用好舆论监督这个“探头”,用好群众监督这面“镜子”,健全常态化、不间断、闭环式的监督约束。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及时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五,强化激励担当。我们不断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成为时代最强音。

  第六,强化工作协同。我们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推动党建和业务相互融合、互促共进。

  第七,强化落地见效。说一千道一万,落实是关键。我们在推进工作落实上,强调“六个更加注重”,就是更加注重依法办事,更加注重求真务实,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综合施策,更加注重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更加注重沟通引导,努力使每项工作取得最佳最好效果。

  第八,强化以上率下。我们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提高政治站位,带头强化理论武装,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带头提升能力素质,带头强化廉洁自律,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一个优化,就是优化选人用人。我们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从做好规划、大胆使用、强化历练、考核评价四个方面用力,切实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白玉刚:

  谢谢干杰书记。今天发布会的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山东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感恩奋进,山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乘风破浪、勇毅前行,实现跨越式发展。山东这十年的发展,各位媒体朋友既是见证者、记录者,又是参与者、推动者。宣传也是生产力,山东发展的每一步,同样凝结着你们的辛勤汗水,借此机会,衷心向大家表示感谢!新起点,新征程,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山东发展,为山东“走在前、开新局”鼓劲加油!

  再次感谢李干杰书记、周乃翔省长出席今天的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徐茸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