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讯 火腿肠、冰淇淋、啤酒、面包……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食物却都与“海藻”密不可分。原来在这些食物的加工过程中,都需要一种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多糖,它具有稳定、易溶解、增稠、安全等一系列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药物制剂、印纺工业等领域。8月17日上午,“港口雄开万里流”采访团走进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感知明月海藻深耕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和科研成果。
向海图强,从一棵海藻开始
拥有五十三年历史的明月海藻,曾是一家在生产“碘、胶、醇”等传统海藻提取物中遭遇发展瓶颈的老牌国企。
在成立后的几十年里,这种碘、胶、醇的“老三样”旧套路一走就是几十年。1999年,张国防推动“明月”首次尝试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建成了第一条食品级海藻酸钠生产线,开始了向高端发展的第一步。最初,“明月”的液相提取海藻酸钠一直用于传统仿生食品的制作,市场容量有限。经过充分市场考察论证后,张国防发现,海藻酸钠在食品应用领域具有天然优势,便组建了一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销售和客户服务队伍,开发了其在冰淇淋、果冻和奶品中的应用,使液相海藻酸钠的市场容量实现翻番。当年完成销售收入1.2亿元、工业增加值3000万元、利税560万元,较1998年业绩取得了翻番的“好成绩”。
明月海藻,以碘起家,向“海藻”图强,从“一棵小海藻发展成为一个大健康产业”。如今的明月海藻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以大型褐藻为原料提取海藻生物制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海藻活性物质的深度开发和应用,拓展出现代海洋基础原料产业、现代海洋健康终端产品产业以及海洋健康服务产业三大业务板块,成为一家高层次、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百亿级蓝色经济强企。预计到2025年,明月海藻自主健康产业要做到100亿元以上,到2030年打造形成为千亿级海藻健康产业生态集群。
超纯海藻酸钠做成大健康产业
在明月海藻集团的海藻科技馆内,一种按“克”卖的白色粉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工作人员介绍,这种从天然海藻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开发治疗肿瘤、糖尿病、心衰等国民重大疾病的高端医疗器械,并已陆续进入临床试验及应用。
“国内海藻酸钠产业面临着‘只大不强’的局面,低纯度的海藻酸钠虽然产量很高,但它更多的只是作为产业链的转移,其附加值和下游运用相对来说都比较低端,因此不能算是一个优势性的产业。我们想做的是超纯度海藻酸钠,主要研究它在医药领域的运用”,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理化改性研究室副主任张德蒙博士对记者说,“十几年前,我们国家的超纯度海藻酸钠有标准无产品,想要大规模使用只能依靠进口,同时还要面临国外有限的产能、高昂的售价以及一系列技术垄断,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下游产业的发展”。
为了打破这种困境,明月海藻集团的技术团队开启了艰难的科研攻关。经过不懈的努力,团队终于在2021年9月迎来了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的CDE登记备案,这标志着体内植入级海藻酸钠打破国外垄断,正式开启了国产化之路。从2018年起,明月海藻就在原有海藻酸钠材料的工程化制备经验基础上开始了工程技术攻关及建设。经过2年工程技术攻关及建设,2020年7月,国内首条年产200公斤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生产线建成,并于8月顺利投产,成为国内首家具有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生产能力的企业。
目前,超纯海藻酸钠生产线设计产能每批次2公斤,年产能为200公斤,可满足100万人份肿瘤栓塞制剂、体内药物缓释制剂等产品应用需求,直接经济效益可达2亿元,带动下游藻酸盐植介入制品百亿市场。
探索永不止步,海藻酸钠是明月海藻探究海藻王国秘密的一个缩影。未来,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将重点聚焦于海藻酸钠制品体内降解、消融过程及负载活性成分的释放特性研究,为藻酸盐在体内填充、封堵,药物、细胞载体等各种应用场景、类型产品的开发提供更深入的支撑,推动我国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持续走在世界前列。
据了解,青岛是我国最早开展海藻综合利用的城市,多年来,以海藻为原料做成的诸多工业级、食用级、医药级产品均为国内首创。随着“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目标的提出,青岛在拿出更大决心,向蓝色要动力、向海洋要活力,实现进位争先。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