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山东新闻正文

喜迎省党代会|山东做好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

2022/5/17 13:15:24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做好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

  记者 齐静 刘一颖

  刷脸即可进出社区、高空抛物可定位追踪、独居老人久不出门自动预警……走进青岛市李沧区世园街道上流佳苑社区,利用科技赋能,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新探索。在山东,像上流佳苑社区一样的智慧社区已达300余个,今年还将再建1200余个。

  “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围绕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命题,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山东路径,加快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治理的精度和温度显著提升。

  省、市、县三级建立平安建设领导机制,党领导平安建设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完善;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省级和16个市都已完成共享平台,并实现了视频监控资源汇入应用;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三联”机制建设持续深化,治安案件和盗窃、抢夺等可防性刑事案件数量连续多年下降……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是山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五年来,山东持之以恒深化平安山东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入化解信访积案,着力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成为全国最安全、最安定、最安宁的省份之一。

  落户山东发展5年多,德迈国际产业集团董事长、侨商施乾平见证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山东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春江水暖鸭先知’,资本流向最能反映营商环境的优劣,没有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这些都无从谈起。”施乾平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回望过去五年,山东不断在优化法治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制定全国首部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以创制性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出台《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上升为法律规范;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县级以上政府实现法律顾问配备全覆盖;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制定出台进一步增强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16条意见……从提高立法质量、规范政府行为到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山东以法治实践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各个方面。

  5月11日一早,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中王屋社区网格员孙霞文已经开始忙碌。“我们辖区流动人口占比70%,居民多为附近公司、商铺人员,我们必须主动靠上,确保防疫工作不漏一人、不留死角。”

  基层事务繁杂琐碎,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目前,全省划分网格16.36万个,设立网格党支部9.95万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9.23万人,其中专职网格员比2017年增长了42%,一条以党建为统领、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基础性工程的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日渐清晰。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山东还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一线倾斜。最近,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桐林村村民朱健民了却了一桩心事:拿到了期待已久的6万元工程款,而这多亏了村里的法律顾问帮忙。2017年以来,山东扎实推进“一村一警务助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为牵引,推动重心下移、保障下倾、警力下沉。目前,全省配备警务助理8.3万名,有1.38万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担任6.2万个村(社区)的法律顾问,6个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感谢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今天摘的草莓真甜!”在威海乳山市城区街道西馨苑社区,67岁的袁敏阿姨最新一条微信朋友圈收获53个赞。(下转第二版)为丰富社区空巢及孤寡老人的精神生活,城区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组织了这次采摘活动。如今,在“威海红帆”社会组织党建计划引领下,威海市实施了社区社会组织“安家”工程,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常态化开展邻里互助、关爱服务、纠纷调解等活动。

  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目前,全省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总数达到12.3万个,较五年前实现大幅增加。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人才为支撑,以社会志愿者为依托,“四社联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机制日渐完善。

  此外,山东还通过数字化赋能,让人民群众更便利地参与社会事务,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在枣庄市峄城区,整合基层治理、智慧城管、市民热线等资源搭建起的综合服务平台“榴乡诉递”,让群众“有话能说、有事能办”;临沂市兰陵县打造“兰陵首发”网上服务平台,为群众和企业提供表达诉求的新渠道……

  (记者 刘磊 参与采写)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徐茸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