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本网时评正文

立足黄河,面向发展

——黄河研究院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纪实

2021/12/21 14:50:50   来源: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菏泽市地处黄河故道边,黄河流经菏泽185公里,且历史上几次黄河大的改道都以菏泽为中心,黄河改道给菏泽先民带来深重灾难,但在这块土地上形成的故道和凝聚出有形和无形的的文化形态,比如天下之中城市与文化的意蕴,牡丹之都形成的地理与历史的地缘性关系,堌堆、村台、滩区历史遗迹的存留等。

  黄河研究院成立

  为讲好“黄河故事菏泽版”,推进菏泽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国家综合试验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菏泽市委市政府于2020年7月成立了黄河研究院,由菏泽市委市政府和菏泽学院共同组建,

  据悉,黄河研究院成立一年多来,坚持促进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定位于把黄河研究院打造成为全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力争成为以黄河流域文化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平台,在生态建设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领域,成为菏泽市委、市政府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持的智库,不断贡献出高品质研究成果,融政策研究、规划设计、遗产保护、学术研究、教育教学、拓展培训、科普宣传、文化传播、影视制作等多功能于一体。重点在研究生态文明发展路径,挖掘黄河流域文化内涵,弘扬治理黄河革命精神,搭建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服务菏泽经济社会发展。

  开展黄河流域文化研究,深挖黄河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

  在黄河文化挖掘与传承发扬上,黄河研究院以黄河流域为主线条,以菏泽为中心区域,开展黄河流域文化研究,深挖黄河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通过研究和项目的打造与建设,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黄河特色的文艺作品。一是开展非遗文化挖掘与传承。菏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全省第一,是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比如巨野麒麟传说、定陶朱公传说、牡丹区鲁西南鼓吹乐、鄄城商羊舞等。二是红色文化系列早期党员、将帅足迹、著名英烈等;三是祖源文化、科举文化、堌堆文化、牌坊文化等;四是牡丹文化研究。目前已经在非遗文化等方面获批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一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近10项课题获得省级以上科研立项,发表数十篇红色历史文化、水浒文化等论文,出版相关专著3部,《黄河归故》专题片正在拍摄中。

  以文化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围绕全域旅游和打造黄河生态园林等方面进行研究并落实相关项目。围绕菏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发挥黄河滩区“村台建设”的政策优势,以“村台建设”为载体,进行文化创意方面的研究与项目实施,也为菏泽文旅增加新的亮色。力争建设一批黄河流域文化创意项目。一是打造185公里长的沿黄河故道文化示范区。二是建设黄河及故道文化园林。以黄河生态湿地为依托,利用国家储备林的资源优势和打造国家森林城市的契机,将造林与生态、造林与造景、造林与康养旅游有机结合,提高造林绿化和文化的融合,实现生态经济和文化的双丰收。三是打造菏泽市中华牡丹习俗文化中心。四是菏泽黄河文化产业园。将文化创意与休闲娱乐相结合,把菏泽市的相关企业聚集一处。文化产业园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进行产业叠加,可以是泛文化集团的集聚地。把那些不走向市场就不可以持续发展的集聚这里推动发展。围绕黄河故道制作VR、手游和动漫等。目前已经为东明、鄄城等县进行了相关功能区域规划,《黄河山东段地理标志融入黄河文化旅游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获得省级立项,学术专著《多维视域下山东黄河流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已初步成稿。

  黄河研究院将继续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加强黄河流域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研究,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文/蒋培红)

编辑:焦竞赛    责任编辑:徐茸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