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献礼建党百年 寻找红色印迹正文

寻找外事中的红色印迹|美国最早从邹平了解乡土中国

2021/5/15 22:37:55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5月14日讯 (记者 张元元)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东部沿海大省的山东,一直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说起山东的对外开放,不得不提起坐落在鲁中地区的一个县城,这个县城不仅是全国百强县之一,还曾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美开放的“中国农村调查点”。它就是人杰地灵、文化源远流长的邹平县。

  邹平正式成为对美开放调查点,要从1987年说起。根据中美协议,邹平被确定为对美开放的“中国农村调查点”,开放时间从1987年6月至1991年9月。然而,这一时间段被大大超越了。直到2010年,仍有学者不断前来。几十年里,来邹平考察的美国学者达到数百人次。

邹平为接待前来考察的美国学者专设的外宾楼旧址

  那么,为什么邹平成了对美开放调查点?美国学者们在邹平都考察些什么?这个项目对邹平带来哪些影响?5月13日,记者来到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探访这个被美国学者持续观察20多年的乡土中国的“窗口”。

  1979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首次访美时,双方达成互派留学生、学者的总协议,其中包括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国家科学院每年派学者到中国农村进行追踪式、连续性蹲点调查的“谅解备忘录”。

1995年元宵节美国学者傅静在西董参加玩旱船表演。(邹平市外办供图)

  为什么要考察中国的农村呢?邹平市外办负责人杨学平说,当时美方认为中国的城市他们已经有所了解,但是有着80%居住人口的中国农村是什么样的,他们全然不知,不了解中国的农村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因此提议选择一个农村地区进行考察,所以才有了这个为期五年的考察项目。

  1984年10月,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席迈克·奥克森伯格根据协议提出,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协助在中国的农村选一个长期调查点,从1987年起接待美国学者来华进行较长期、连续性的社会调查研究。当时,全国不少省份参与争选事宜,最终,经过中美两方的多次考察遴选,确定了山东省邹平县以冯家村为基地的包括县城在内的9个村镇,作为中国农村首批对美国学者开放的调查点。邹平就这么成了中国对美开放农村考察项目的发源地和起始点。

1999年11月美国学者奥克森伯格(右)参观电力车间。(邹平市外办供图)

  原冯家村村委主任张林告诉记者,邹平是中国典型的农业县,既不是很发达,也不是很落后,其发展水平代表了中国农村的大多数,比较能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

  据邹平县委宣传部的资料,从1987年4月到1991年9月的5年间,美国学者先后有87人次在邹平县进行跟踪式考察研究,接触各级各类调查对象17500多人次。调查工作涉及范围之广,调查人数之多,延续时间之长,考察工作之细,前所未有。

  美国学者在每次从邹平考察回国后,都先后用听证会、演讲会、发表文章和演讲等形式,介绍考察研究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学者5年间在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20多篇,出版专著4部,发表演讲20多次。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席奥克森伯格1988年为山东省《走向世界》杂志撰写了挟《美国学者在邹平的社会研究》,1989年4月在香港发表题为《是成功而不是失败带来的困难》的演讲。章以本的专著《中国的环境政策》,艾恺的专著《中国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罗斯的专著《从山东邹平县案例看改变中的中国农村纠纷排解工作》和戴慕珍的专著《现代中国的国家和农民》等,都是以邹平县的考察研究为基础撰写的。奥克森伯格1991年4月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发表的《中国在外交上干得很漂亮》、亨德森同年4月11日发表的题为《中国人变得越发健康——中国保健制度是第三世界的典范》的文章,都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了客观的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对于当时情况下增进美国人民对中国的全面了解,逐渐改变美国社会对中国社会的看法,都曾产生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2008年美国学者墨宁(左)在西董考察。(邹平市外办供图)

  考察项目结束后,美方认为这一项目很有意义,多次提出希望能延长美国学者在邹平的考察。在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以后,邹平县同意继续接纳美国学者在当地进行后续考察研究活动。如此一来,从1992年到2012年间,许多曾经在邹平考察过的美国学者以及未曾到过邹平的美国研究人员,纷纷以学术机构或者个人名义向邹平县提出申请,陆续到邹平进行多方面的考察。

卡特夫妇与市民交谈。(邹平市外办供图)

  1997年7月25日到28日,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及夫人等一行专程到访邹平县,更是把美国学者在邹平县的考察活动推向高潮。在邹平期间,卡特一行先后参观了县城居民区,农村、学校、社会福利机构、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农村医疗机构以及农贸市场等,还与部分农村干部以及县、乡镇负责人座谈交流,了解邹平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水利灌溉、农村基层政权选举、环境保护、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保障、妇女权益保护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不仅如此,卡特一行还多次在散步时和普通农民接触,并到当地的基督教堂作了礼拜。在邹平的考察,卡特亲眼目睹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加深了对中国农村生活的了解。他回美国后不久,于1997年8月10日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题为《将中国妖魔化是错误的》文章,主张美中两国应保持良好关系。

卡特在邹平一中参观。(邹平市外办供图)

  邹平对美国学者社会调查点的设立,对邹平县的对外开放工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深远的。通过美国学者在邹平的长期考察,不仅扩大了邹平在国际上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邹平人的思想和观念,逐渐地塑造了全县上下一种积极向上的创新开拓的精神,海纳百川般的宽容包容的心态,勇立潮头放眼国际的宽阔视野,敢想敢干只争朝夕的时不我待的争先理念,这才是这近四十年来邹平县对外开放工作最大的收获和成果。通过几十年来接待美国等国家学者的考察研究,邹平的外事工作也成为邹平县对外开放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的一大亮点,成为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剂,促进了邹平县经济社会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进了邹平县域新旧动能的转换,使邹平县经济社会素质的国际化竞争力明显提高。

  不少人认为,如今的邹平不仅是研究中国乡村巨变,也是研究中国县域跨越式发展的模板。“邹平样本”,在今日中国研究中依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典型意义。

邹平为接待前来考察的美国学者专设的外宾楼旧址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