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山东新闻正文

这就是山东|清幽巷陌、引客来居,山东各地民宿旅游“点石成金”

2020/7/9 16:50:22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9日讯 (记者 葛婷婷 卢伟霞 韩蓓蓓 徐子喻)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近年来,山东民宿经济发展迅速,打造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有情感的体验,“点石成金”,给广大农村带来了一抺美丽亮色,带来了一股清新活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带动脱贫攻坚。

  “贫困村”变身“民宿村”

  泥淤泉西村位于山东济南南部山区柳埠镇,因村内有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泥淤泉而得名。这里曾是省级贫困村,如今,这里成了济南最大的民宿村。村民们不懂乡村经济,只知道城里人来了以后,村里修了路,搞起了绿化,贫困户有了分红,全村脱贫了,日子越来越好了。

  据泥淤泉西村书记乔有河介绍,早在1994年,泥淤泉西村就被列入了省级贫困村,村民们大多靠种地为生。“虽然前些年村里情况渐渐好转,但是青壮劳力大都进城打工了,村中留守的都是老人、儿童和妇女。”

  考虑到这个现状,乔有河想办法带领村民脱贫。

  2016年,乔有河成立又见炊烟生态有限公司,以改造闲置院子为主,开始做起了民宿。乔有河专门组建了一支15到20人的队伍,由村里的村民组成,“所有的民宿改造都由公司完成,这样一来也解决了部分村民的收入。”乔有河说,“每年支出50万元左右,算下来,每个人有两万多元。”

  据乔有河介绍,泥淤泉西村共135户400余人,目前共改造26户民宿,其中,长租民宿24户,短租民宿2户,共计128个床位。“短租房比较紧俏,每晚1680元,要提前一周预订。”

  据了解,泥淤泉西村每年共接待游客17000多人,民宿给村里带来收入纯利润接近40万元。村里发展民宿,村民们挣钱的方式也多了起来。“有些妇女可以给民宿搞卫生,有些给租客做饭,每个月1500元,这只是收入的一部分。”乔有河说,贫困户可以进入公司工作,有的贫困户的闲屋由公司进行运作,每年给他们钱。另外,年底分红贫困户每人能分到2000元,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分红450元,春节中秋节每户400多元。

  泥淤泉西村打造特色民宿旅游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成效显著,为南山脱贫攻坚提供特色样板。一位济南市民告诉记者,他刚来到民宿村住下,尽管住的时间不长,他却感受到泥淤泉西村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假期孩子歇班,搬过来一块玩,这个地方风景好,空气好,生态环境好。”

  四年来,若要分享经验,乔有河说:“其实就是做好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将村里实际与客户需求相结合,这样才会有人来。”下一步,村里将发展绿色农业,种植果树花卉等,可供游客采摘与观赏。

  小民宿带动大产业

  潍坊青州市将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突破口,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精心培育“青州人家”民宿品牌,加快实现小民宿带动大产业、助推大发展,带动脱贫攻坚。

  青州市,为古“九州”之一。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青州民宿根植于青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发展了古城、古村、田园、温泉、山林等五种类型的民宿。

  桐峪里民宿地处青州市南郊,正坐落在4A级旅游区九龙峪风景区内。原来古老的村落,被改造成了座座小院。这里三面环山,游客在原生态中放松身心,在慢生活中感悟时光。

  在民宿产业的带动下,村里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村里将院子租赁出去以后,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他们也被允许进入到民宿区内工作。村集体收入从3万到了100万。居民都住上了大楼房,盖起了小别墅。村庄绿化、美化、亮化……自来水入驻到家家户户,最贫穷的山庄变成了最美丽的村庄。

  位于国家5A级景区云门山脚下郭家桥村的云门引艺术民宿,以艺术家进乡村、艺术改造村落、振兴乡村文化、挖掘本地乡土文化与民俗为核心,成为精品民宿集合体。

  依托国家5A级景区青州古城,打造了舍予、榕树下、云住民宿、木青茗苑、印象云门、后晌小墅、三月小时光、马家胡同十九号等一批精品民宿,在充分融入古城青州历史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引进青州特色小吃、酒吧、咖啡厅等现代要素,多了些市井气息,与古城的多元文化融为一体。这都是青州民宿的重要代表。

  2018年以来,青州市将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突破口,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动精品民宿集群化发展。同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餐饮住宿业提升改造的意见》、《青州市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民宿进行重点扶持。

  目前,青州市共建成精品民宿41家、房间近500个,形成了古城、云门山、九龙峪、西南山区四大民宿产业集群,民宿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在推动农村环境改善提升、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也成为青州旅游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民宿引领文旅消费新时尚

  近两年,威海市环翠区民宿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民宿正逐渐引领文旅消费新时尚。

  威海是一个三面环海,一面环山的美丽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环翠区,依山傍海的地理优势尤为明显。“民宿”这个特殊的文旅产业经济体在环翠区充分利用了“亲海”“依山”的优势,通过发掘和保护当地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用现代的文化创意手段来延续传承当地文化民俗,提升环翠区文旅品牌核心竞争力。

  “听海·乌托邦”是环翠区“亲海”特色民宿代表,这家民宿距离海边仅200米,全落地窗设计采光良好,视野开阔,海洋3D立体画装饰的墙体,精致唯美的花卉摆饰,错落摆放的渔民传统生活用品,处处体现胶东民俗的文化气息,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休闲惬意中体验大海的无穷魅力。

  听海·乌托邦民宿总经理林涛介绍,看山海夜色、听浪花微语是“亲海”民宿独一无二的体验,为了让游客住得舒心、玩得开心,民宿内部设有KTV、台球、麻将、棋牌、电竞等休闲娱乐设施,各分区功能明确,独立自由,除了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本地市民的团建、聚会活动也络绎不绝。随着自驾游、深度游、自由游、体验游逐渐成为流行风尚,环翠区民宿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文旅发展的闪亮名片,吸引国内外游客。

  环翠区民宿产业的另一个特色是“依山”而建,据里口山风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民宿设计重塑乡村魅力是推动本地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其中柿园民宿就是聘请中国美丽乡村设计大师、中央美院设计团队,以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和幸福美满的杏为主题,以胶东民居传统风格为基础,删繁就简,采用胶东老物件作为软装摆设,尽展乡村风情。

  民宿作为一种旧乡愁与新乡土相结合的产物,被称为有温度的住宿,有灵魂的生活。2019年底,环翠区文化和旅游局牵头成立了环翠区民宿协会,协会将根据区文旅局“着力挖掘文旅资源,全方位打造文旅产业新载体”的工作思路,担负起提高环翠区民宿行业服务质量,监管行业发展的职能,塑造旅游者满意的环翠民宿文旅品牌,实现“打造乡村特色民宿聚集地”的目标,助力实施乡村振兴。

  “美宿”度假新体验

  近年来,烟台市围绕打造最佳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城市,立足海、岛、泉、葡萄酒、黄金等优势资源,突出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精,高水平培育精品民宿,为广大市民游客带来“美宿”休闲度假新体验。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依托长岛、养马岛等特色海岛,突出海岛风情、渔家文化,烟台市改变渔家乐“千户一面”印象,重点培育了长岛王沟渔家风情园、长岛壹號院、海铭居、海岛日记、海院里、虎头湾大明小宿等一批精品。

  生态山林,怡情养生。依托昆嵛山、朱雀山、王屋山等生态山林,体现“山中有林、林中有村、村中有景、景中有韵”理念,烟台市培育了胶东农家院落、生态木屋、山林别墅等业态。

  葡萄海岸,醉美休闲。依托蓬莱逃牛岭酒庄、莱山瀑拉谷酒庄等葡萄酒庄,烟台市发展独具烟台特色的酒庄民宿,使得浪漫酒庄与海滨风光相得益彰。

  采菊东篱,悠然田园。依托蓬莱市木兰沟木兰人家、海阳仙人盆村、莱阳濯村、莱州市驿道镇初家村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村庄,提供“新田园”休闲体验。其中,木兰人家在保留原有乡土风情的基础上依照法国乡村风情改建了22栋民居;莱州市驿道镇初家村引入中国乡建院规划设计,利用老传统、老工艺、老材料对村庄进行整体改造,就地取材、修旧如旧,打造了30处风格各异、原汁原味的胶东老山村民宿。

  乡村记忆,朝花夕拾。依托招远市张星镇仓口陈家村、高家庄子村等传统古村落,打造既尊重历史文化又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民宿。其中,仓口陈家村引入法国建筑设计师,通过原生态材质的运用,打造了“菊儿山舍”胶东品牌民宿。

  目前,烟台市主要发展了海岛民宿、山林民宿、酒庄民宿、田园民宿、古村落民宿五种类型的精品民宿30多家,重点围绕“山”“海”“仙”“酒”“鲜”“村”六大资源优势,加快培育独具烟台特色的精品民宿品牌。

  民宿成为脱贫“摇钱树”

  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淄博淄川区太河镇坚持把发展民宿作为拉长旅游链条、助推贫困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将“民宿+扶贫”有机结合,创新方式,倾力支持,积极打造民宿示范村,有效实现了产业发展、群众脱贫多赢局面。

  “我们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贫困人口157人,2016年村里利用100万元扶贫资金对村里闲置的旧房子、破院落进行集中修缮,建设了‘芸弘山房’民宿项目。除了向村民支付租金,村里还专门成立旅游合作社负责管理运营,并与旅行社合作,为民宿拉动游客住宿,同时进驻美团、携程等订房APP。”淄川区太河镇鲁子峪村党支部书记侯言绪对民宿发展带动脱贫成效非常兴奋。

  2019年,鲁子峪村民宿便实现收入4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6000元,进一步巩固了全村脱贫成效。

  近几年,淄川区昆仑、太河等镇积极发挥传统古村落集聚的优势,将民宿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有条件的村庄,采取入股、出租等方式,把闲置破落的农家院统一收储管理,集中打造高端民宿,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目前,仅太河镇全镇建设民宿的村达到15个,改造民宿院落近百套,培育单体、独栋20余个,拥有床位1000多个,年接待能力可达20万人次。

  如今,为了拓宽发展思路,太河镇还积极构建多主体参与民宿开发运营的利益联结体,形成了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多方参与的不同合作模式,为民宿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编辑:王浩然    责任编辑:徐茸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