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国内新闻正文

[新中国70年,镇馆之宝70件](二)一群电厂工人的“战争”

2019/11/1 14:05:29   来源:中国青年网    

  解放前夕,戚墅堰电厂总装机容量达1.71万千瓦,承担了常州、武进、无锡、丹阳等地80%的工业用电、照明用电以及全部农村用电,对地区稳定十分重要。

  1949年1月,戚墅堰电厂接到一封来自中共常州地下党组织的秘密来信,信中写道,保护好电厂不给任何人破坏。时任厂长吴玉麟当即决定“成立护厂委员会,做好维护工作”并提出保护机器等待接管的口号。

  4月22日,常州解放前一日,国民党溃军不断经过戚电厂,厂外流弹四起,但厂内职工坚守岗位无一离厂,锡常等城市用电从未中断。

  10月29日,国民党派九架战机到戚墅堰地区狂轰滥炸,电厂中弹36枚,发电设备受损严重。与此同时,国民党特务还在社会上散播“电厂三年不能发电、四年才能恢复供电”的谣言,锡常地区形势一度非常紧张。

  轰炸刚停,戚电厂职工就在军代表的带领下组织开展抢修工作,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电厂工人肩挑手扛、填补弹坑,尽管肩上遍是血泡,却依旧咬牙坚持。不出半个月,电厂发电恢复,就此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特务的谣言,维护了锡常地区社会稳定。(作者:档案君)

编辑:王丽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