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7日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获悉,2019年上半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累计协调国内177家提供移动应用程序下载服务的平台,下架1190个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应用程序越来越丰富,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大量的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严重危害网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天津分中心介绍,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一般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恶意行为,包括恶意扣费、信息窃取、远程控制、恶意传播、资费消耗、系统破坏、诱骗欺诈和流氓行为。
2019年上半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通过自主捕获和厂商交换获得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数量103万余个,同比减少27.2%。通过对恶意程序的恶意行为统计发现,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资费消耗类、流氓行为类和恶意扣费类,占比分别为35.7%、27.1%和15.7%。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防范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危害,严格控制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传播途径,连续7年以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联合应用商店、云平台等服务平台持续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的发现和下架力度,以保障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