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16日讯 7月16日,记者从国新办举行的“新时代 新动能 新山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选择10个县、100个乡镇、1000个村实施“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开展美丽村居建设4大风貌区、10条风貌带、300个示范村 “四一三”行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全省新动能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39%提高到去年的48%,“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20.7%提高到去年的25%左右,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
山东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制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制度创新的决定,推进12个方面51项重点制度创新任务,目前已形成制度成果30多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3545” 专项改革,即3个工作日内取得营业执照、5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45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许可,基本实现“一次办好”事项全覆盖。省级权力事项压减54.4%,去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68.1万户、总量突破900万户,今年上半年又增加106.3万户、同比增长50.7%。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扎实推进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外商投资企业由1981年的1家发展到1.5万多家,去年新设外资企业超过2000家,比上年增长45.8%。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300万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2923.9亿美元,年均增长35.3%。山东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实施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建成城乡儒学讲堂2.3万多个,在全省中小学全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尼山书屋已在22个国家落地39家。
山东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梳理确定重点推进的20项民生实事,去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9549元、16297元,分别比1952年增长326倍、270倍。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三年累计脱贫251.6万人,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城镇新增就业连续15年实现“过百万”。高中教育毛入学率由1978年的10%提升到96.83%;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达到204万人,比1949年增长514倍。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