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山东新闻正文

14项资助政策!来山东上大学,您不用为“难”发愁

2019/7/13 11:07:12   来源: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王原

  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到今年,我省已在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和入学后“三不愁”。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学费与住宿费,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还款期限原则上按学制加13年确定,最长不超过20年。具体可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咨询办理。

  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可申请国家助学金,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生活费,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学生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于每年9月向高校提出申请,高校每学年评定一次。

  国家奖学金。特别优秀的学生,从二年级起可申请获得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

  省政府奖学金。特别优秀的学生,从二年级起可申请获得省政府奖学金,每人每年6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二年级起可申请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

  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二年级起可申请获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

  新疆、西藏和青海海北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疆、西藏和青海海北籍少数民族学生,从二年级起可申请获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

  建档立卡学生免学费。对在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山东籍全日制本、专科(高职)在校生中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

  勤工助学。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高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

  退役士兵学费资助。退役一年以上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后,可向高校申请学费资助,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

  高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偿。对到我省财政困难县艰苦行业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县级特殊教育学校任教的应、往届高校毕业生,且服务年限连续达3年(含)以上的,实行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偿,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学生,国家补偿学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在读学生(含新生)服役期间,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如自愿复学(或入学),可获学费减免,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

  直招士官国家资助。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校学生可获得国家资助。国家补偿学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代偿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

  其他资助政策与措施。绿色通道: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期间,申请通过高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学费减免:公办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特别是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可获得减免学费资助。辅助措施:各高校利用自有资金、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资金等,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对发生临时困难的学生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等。

  为帮助广大学生和家长及时准确了解政策,申请获得相应资助,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今年,山东省将继续开通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开通时间为7月15日至9月12日工作日8:30-17:00期间。其中,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热线电话为0531-81916654、0531-81916664。与去年相比,今年资助热线电话开通时间延长了8天。

  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通热线电话期间,各市、县(市、区)和各高校也同时开通热线电话,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如有问题,可先拨打就读学校热线电话;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可拨打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相关市、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热线电话。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如有疑问,可拨打国家开发银行热线95593咨询。学生和家长可通过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官网(网址http://www.sdxszz.cn/)和“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微信服务号查询各市(县、区)热线电话、有关政策及相关规定。

编辑:孙岩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