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社会新闻正文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虚假和仿冒移动应用成网络诈骗新渠道

2019/4/17 7:20:13   来源:新华网     作者:白瀛 余俊杰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16日发布的《2018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生活的深度捆绑交织,通过互联网对网民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先后出现了“网络投资”“网络交友”“网购返利”等新型网络诈骗手段。

  综述说,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2018年通过移动应用实施网络诈骗的事件尤为突出,如大量虚假的“贷款APP”并无真实贷款业务,仅用于诈骗分子骗取用户的隐私信息和钱财。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抽样监测发现,在此类虚假的“贷款APP”上提交姓名、身份证照片、个人资产证明、银行账户、地址等个人隐私信息的用户超过150万人,大量受害用户向诈骗分子支付了上万元的所谓“担保费”“手续费”费用,经济利益受到实质损害。

  此外,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还发现,具有与正版软件相似图标或名字的仿冒APP数量呈上升趋势。2018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通过自主监测和投诉举报方式共捕获新增金融行业移动互联网仿冒APP样本838个,同比增长了近3.5倍,达近年新高。

  综述指出,这些仿冒APP通常采用“蹭热度”的方式来传播和诱惑用户下载并安装,可能会造成用户通讯录和短信内容等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或在未经用户允许的情况下私自下载恶意软件,造成恶意扣费等危害。

编辑:李悦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