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高质量发展进行时——聚焦2019年山东两会正文

山东省政协委员建言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2019/2/13 20:50:18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2月13日讯(记者 马文文)今年山东省“两会”上,山东省政协委员董方军表示,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一直有各种补贴,尤其随着鼓励“资本下乡”,农村风貌发生了巨大改进。然而,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环境改善,乡村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根本性问题值得关注。

  现象:乡村活力不足

  董方军坦言:“随着高速城市化,乡村‘空心化、老龄化’早就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乡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差,更别说大学毕业生回乡发展了,即便能回的也是凤毛麟角。”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农村的老龄化更加严重,年轻人基本前往或留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农村生力军匮乏。造成年轻人“弃农”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农业劳动强度高、回报率低、认可度低。“有本事”的在外工作,“没本事”的在家务农,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有本事、高素质、年轻人的离开,进一步造成农业效率不能提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董方军认为,传统文化“灭失”,一方面由于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活方式改变,城市的文化与精神生活成为社会主流;另一方面受外来文化影响,使得淡化了家乡自豪感、丧失了传统文化自信。

  建议:鼓励政府政策引导、工商资本下乡

  “有利的政策是引导工商资本下乡,青年返乡创业的强力推动剂。”在董方军看来,乡村振兴不是一家企业可以完成的,民营资本投资农业,项目利润空间小、回报期长。建议各级政府,做好区域内农业产业规划,积极对接工商资本,完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整合农业、水利、环保、节能及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和奖励资金。并在项目审批、税收、融资、土地流转等方面适当优惠和支持,让资本下乡创业,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在招商引资方面,加强农业产业方面的引进,可增加农业产业项目的考核比重,以增加招商人员的积极性。

  比如,日本福武总一郎先生就是以公益投资,成就了世界第一个“艺术复兴乡村”的案例——直岛,用艺术的手段不仅使得原有没落的乡村焕发活力,更让这里成为世界级艺术旅游胜地,给这里的百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高素质人才“上山下乡、支援农村”

  董方军表示,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政府除了鼓励农村年轻人返乡创业外、更多吸引部分城市人到乡村发展高附加值的机械农业、有机农业,还可以有更多、更广泛的方式,更大范围、更大量地吸引高素质和有专业能力的人支持乡村振兴事业。比如,可以为每个农业镇招聘农业专家、首席艺术家、品牌代言人,举办农业品牌、形象设计大赛,举办传统工艺培训与竞赛等等。

  以文旅为抓手,复兴乡村文化

  “生活方式改变后,要保留传统文化,发展文旅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董方军告诉记者,让文化成为国际游客、城市居民可以体验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就有了经济价值,就具备了自力更生的能力。这种方式,在发达国家以及国内旅游发展较好的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得到了验证。

  在他看来,景区不能仅仅局限在公园建设,更要有开放式的思想,打破传统景区围墙,让整个乡村成为旅游区域,同时将传统的踩高跷、舞龙、舞狮、赛花灯等活动融入到区域旅游中,增加乡村的原有文化气味。 

 

 

编辑:马文文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