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7日从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了解到,北京市公租房的人脸识别系统日前正式上线运行,部分公租房住户开始“刷脸”进出社区和单元楼门。人脸识别系统既可以确保住户安全,也可以防止转租转借、确保社会资源公平利用。预计到2019年6月底,人脸识别系统将覆盖所有已运营项目。
人脸识别系统将对进入小区的人员与已采集的租户人脸特征信息进行比对,以判断和分析进出人员是否为正常住户以及同住人员。目前在人脸识别系统后台的数据库里,已经采集租户及同住人面部信息10万余条。在启用该系统的社区,陌生面孔将会被拒之门外。
前不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转租、转借行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违规转租转借公租房的家庭,5年内不允许再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含市场租房补贴)及共有产权住房。
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党委副书记王磊表示,新上线的人脸识别系统一方面防止陌生人尾随,在确保公租房住户安全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则在防止转租转借、确保社会资源公平利用中立起“防火墙”。
此外,人脸识别系统所收集的数据,在对承租人进出和房屋是否闲置等情况进行分析的同时,还能对园区老年住户进行特殊照顾,比如独居老年人一定时间未在园区出入,信息中心会将该项数据反馈至公租房管理项目处,项目处随即开展有针对性的入户走访,以确保独居老年人的起居安全。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