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播出的专题片《必由之路》第二集中,首次披露了一段习近平总书记40年前去安徽学习的往事。
(解说词)
农村改革刚刚起步,还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习近平就受父亲习仲勋委托,来到安徽,看传说中的包产到户到底效果怎样。他曾经在贫困的西北乡村插队和工作七年,深知农民疾苦。
习近平:这次到安徽来考察,专门到小岗村来看一看,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愿。我是在1978年来过这里,没有到小岗村,我到了滁州。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我陪着我母亲,和当时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当时是应万里之约。当时来我记了一本笔记,我还收藏着呢。印象很深刻,因为这是我改革开放以后,接触农村的可以说是改革的第一课。当时就是来学习。
这张照片在今天的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年轻的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街头摆开一张桌子接待来访群众。在正定任职时,习近平同志力主包产到户,正定因此成为河北省第一批包产到户试点县。
习近平:我是到1983年才在河北推广,我那个县里推广“大包干”,而且那个在河北反而还是最早的。所以说整个“大包干”的进程,它是一个历史进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还要继续搞好改革开放。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