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乌梦达)北京市人大常委会28日表决通过《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条例提出,对于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设置3年过渡期,期满后超标电动自行车不得上路,违规上路行驶的,处以1000元罚款。
条例规定,北京市对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实行产品目录制度。目录应当载明生产企业、品牌、型号、定型技术参数等项目,及时更新并向社会公布。未纳入产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不得在北京市销售和登记上牌。
条例提出,电动自行车经登记,取得北京市电动自行车行驶证、号牌,方可上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在产品目录内且材料齐全有效的,应当场登记并免费发放行驶证、号牌。条例实施前购买的电动自行车也需登记。
对于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超标电动自行车,将发放临时牌照,并设置3年过渡期,过渡期满后不得上路行驶。
针对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过快带来的安全隐患,条例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北京市政府法制办今年3月介绍,据有关行业协会统计,北京市超标电动自行车达300多万辆,占电动自行车总数的80%。
快递、外卖等行业使用车辆的管理办法由北京市商务、邮政、交通、公安交管等行政部门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研究拟定,报市政府批准。
此外,条例规定,滑板车、自平衡车等工具,不得上道路使用。违者处以200元罚款。
条例自11月1日起执行。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