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人三代当兵,辈辈都出好人。”75岁的村民袁太叶说。
5日,是李道洲烈士牺牲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在河南省光山县望城岗烈士陵园,救火英雄长眠于此。
2018年3月3日下午,武汉市洪山区梨园街东湖花园小区内一居民家中突发大火,驻汉空降部队战士李道洲先后两次冲进火场救出一对老夫妻。当他第三次冲进火海试图救出老夫妻患有脑瘫的女儿时,不幸被滚滚浓烟吞噬,直到牺牲还保持着背人的姿势。
李道洲是光山县槐店乡大栗树村人,父母健在,儿女双全,正当而立之年的他,本可以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幸福时光,然而所有的美好憧憬都因这场大火戛然而止。
对于李道洲的牺牲,乡亲们都不忍过多提及,只是打心底希望“正月十五才刚回来给他爷爷‘送灯儿’的道洲,再休假时就又回来了。”
“送灯儿”是当地百姓元宵节前祭拜过世亲人的重要仪式,每到这一天,光山子弟不管多远都会从全国各地赶回来,为过世的亲人点上两支蜡烛。李道洲牺牲的前一天,还趁休假从武汉赶回,挑着供品上山为爷爷“送灯儿”。
李道洲的爷爷李家信曾在部队服役8年,复员后在乡里公路道班上班。
“大概是1975年前后,他爷爷在路上碰到有人行凶,便赶紧跳下车上前劝阻,左腿被连刺九刀,因为伤得太重,只能截肢。”大栗村村民回忆。李道洲虽然在部队服役,但几乎每年都会赶回来给他爷爷“送灯儿”。
如果没有意外,李道洲的父亲李春旺本可以和老伴儿一起享受儿孙绕膝的时光,不曾想年过半百却遭遇丧子之痛。儿子李道洲牺牲时,老伴儿骨折在床,儿媳悲痛欲绝,孙子5岁,孙女尚在襁褓。
作为一名1985年退伍的老兵,李春旺只能强忍悲痛,一边安抚家人,一边为儿子料理后事。
3月7日,李道洲烈士骨灰被安放至光山县望城岗烈士陵园,从高速路口到烈士陵园7公里,家乡万余群众冒雨相送,“救火英雄李道洲,我们接你回家”。
李道洲家的老宅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门框右上角,早已发白的旧春联下露出一块银白色门牌的一角,除去纸屑,十颗五角星依旧光彩不减。这是光山县政府评定的十星级文明家庭。槐店乡党委书记告诉记者:“这是1989年评选的,是文明户的最高级别,能获得十星非常不容易。”
清明到来,李家老宅前,油菜花开正艳,只是那个每年都会回来为爷爷“送灯儿”的年轻军人走了。
“等到孙子长大,我也会鼓励他参军,继承父亲遗志。”李春旺说。(记者牛少杰)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