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新动能 新发展 新作为——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正文

“品质市中”激活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

2018/2/9 17:07:02   来源:大众日报    

  加速园区建设——

  为新旧动能转换“扩容”

  近日,市中区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在2018年山东省现代服务业聚集示范区(产业集群)评选中夺魁。这既是市中区促进要素资源聚集、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方面的着力提升,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的有力体现。

  如何在新旧动能转换道路上形成“市中特色”呢?依托充足的政治、产业、区位、交通、载体和人才等资源,市中区将以园区作为承接项目、集聚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载体,推动各大园区协同发展,形成以科创园区为核心竞争力,工业设计园区和新金融园区为两大助推器,智能制造园区为依托,其他园区为支撑的发展体系。

  记者了解到,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白马山创智谷、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济南)基地将作为“三大孵化器”,成为市中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平台、与高层次人才对接的新载体、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同时继续做大做强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打造江北最大的以工业设计为主导的综合设计产业园;着力推动山东新金融产业园快速发展,为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此外,市中区将构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业、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现代商贸、休闲旅游文化六大产业聚集区,规划辐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高精尖——

  传统产业转型提速

  记者了解到,市中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大数据产业服务中心,率先出台《大数据产业发展意见》,同时抢占多个第一:成为首个与国家级信息产业支撑机构签约的区(县);全市首个高标准高规格建设,初步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闭环生态”的区县。

  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市中区立足做大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巩固提升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产业,将大力培育发展股权投资、资产管理等新金融、类金融产业,促进金融业多元化发展。做强信息通讯产业,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云管端用”和“研发+龙头+配套”产业链条。瞄准物流产业高端环节,培育发展电子物流、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等业态,加快山东智慧信息技术等物流企业建设,着力打造全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制高点”,力争在内陆港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力发展综合设计、文化创意等产业,努力打造“文化市中”“创意市中”新名片。有效对接“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重汽集团、西门子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向高附加值和规模化、集群化、服务化发展。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市中区既要引来“金凤凰”,又要当好“店小二”。围绕新兴金融、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设计、军民融合、文化创意等十大产业抓招商,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围绕总部经济招商,以批量增加“亿元楼”为重点,加快老旧楼宇、厂房“腾笼换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招商、定向推介,积极引进全国或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促进总部企业加快集聚;围绕载体资源招商,抓好新建楼宇和产业园区“筑巢引凤”,重点引进总部企业及新动能引领示范企业,精心打造一批总部楼、数创楼、科技楼;围绕棚改旧改招商,认真做好包装策划和招商推介,高起点定位、大手笔推动、集中连片开发,年内全部启动剩余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努力把棚改旧改区域打造成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和创新创业的活力区。

  创新体制机制——

  护航新旧动能转换出成效

  助力全市先行区建设攻坚突破,加快市中新旧动能转换速率,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市中区成立发展品质、服务品质、环境品质等4个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项目建设总指挥部,调整完善招商引资委员会,编制出台《市中区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意见》、《加强市场主体建设100条措施》等政策,形成群策群力共抓新旧动能转换的工作推进格局。

  需要知道,新旧动能转换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智力资源的注入。市中区强化人才保障,大力实施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团队)引进、重点产业紧缺特殊人才引进、重点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和“市中英才”四大工程,打造“智汇市中”和高端产业专家智库,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智力支持;强化服务保障,建立“产业库、企业库、项目库、土地库、楼宇库、税源库”和“综合数据分析平台”的六库一平台体系,实施企业上云行动、市场主体升级行动、产业规划行动,搭建“10朵行业云”,切实将“请让我来服务你,就像服务我自己”的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全力打造“十最”政务环境,让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成为市中促进现代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两大法宝。 

编辑:李傲然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