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十万的白领下海种茱萸
昔日2000亩荒山变“金山”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虽然从小就背诵这首诗,但邢台青年柏青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与茱萸结下不解之缘。
5年前,学工商企业管理的邢台青年柏青是一家企业白领,年薪十余万元。5年来,他投身到荒山治理开发中,2000多亩的荒山变成了一座“金山”,成为华北最大的太行山茱萸种植基地,他还把茱萸卖到了廊坊农交会。
“虽然艰苦,但不后悔。”柏青回想起这几年的创业之路时说,多年前父亲承包了一片荒山,但由于年事已高又疏于管理,几无产出,经过深思熟虑,柏青决定放弃企业的工作,把这片荒山治理好。
他三赴北京农科院请教专家,经过一番考察,2012年,他开始带人在荒山上整地、打井、修路,种植茱萸。手上磨起了泡,脸上晒脱了皮,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山上的茱萸渐渐成林。早春时节,茱萸树上开满一簇一簇鹅黄色的小花儿,吸引市民驾车前来游玩赏花。秋季红红的茱萸果挂满枝头,采摘下来加工成茱萸茶、茱萸酒。
2013年,柏青决定推行有机种植,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散养了数百只鸡、鸭,白天放养到茱萸林中,吃虫、吃草,品级不够的茱萸果混在高粱、秕谷中,给鸡鸭加料,鸡鸭粪则成了茱萸林的上好肥料。这样下来,茱萸果的口感、品质提升了,鸡蛋鸭蛋也成了抢手货,散养鸡鸭养大后加工为烧鸡、烤鸭,又多了一笔收入。
随着声名远扬,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柏青注册了乐岛湖畔家庭农场,与几个合伙人办起了郊区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收购了农村拆房的门板、桌椅,清理后绘上花就成了漂亮的板凳、屏风等,培育了莲花菩提,嫁接了文玩核桃,种植了枸杞、油菜花等。“现在正在搞建设,明年春天就具备一定的接待能力了,到时欢迎来看看,风景会更好。”
因为种植出来的茱萸品相好、质量高,十分畅销,价格几乎要比市场上的高一倍。今年9月26日,柏青把茱萸卖到了第二十一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颇受好评。展望未来,柏青充满希望,“再过几年,2000多亩10万多株茱萸全部挂果,会开发出更多的茱萸产品,带动更多的周边农户致富。”文/图 本报记者 丁宝军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