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6月20日讯(记者 杜典) 20日,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省以“百镇千村”活动为抓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目前,山东已建成100个文化特色示范镇、10894个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这些示范镇、示范村已成为集中反映乡村文明行动成果的示范点。
自2011年4月, 《关于在全省农村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出台以来,山东始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围绕人居环境、乡风民风、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了“乡村文明行动”。近5年来,山东省每年都投入7亿多元省级财政,并带动各级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25亿多元,实施“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办实事工程。
目前,山东92 %的村建有文体小广场,村级综合文化中心覆盖率达到94.8%;省级以上乡村学校少年宫达1790个,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了2公里或15分钟等形式的文化服务圈;建成100个文化特色示范镇、10894个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
为了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对基层文艺团体、文艺者的扶持培训,近年来,山东省发展了20万人的群众文化辅导团队、5600家庄户剧团、30余万支业余文体队伍、45万名业余文体工作者。
此外,山东省还积极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命名并保护了7个传统文化乡镇、171个传统文化村落(街区)、66个传统民居,56个乡村博物馆(传习所),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