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本网时评正文

以案释法,为这一堂“普法公开课”点赞

2017/5/27 20:41:08   来源:中国山东网    

  今天,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于欢故意伤害上诉案。这个引爆舆论场、引发众声喧哗、引起各方高度关注的热点案件,随着二审通过新媒体公开审理过程,全程直播,以案释法,成为一堂面向广大网友实实在在的普法公开课。

  积极主动听取社会公众意见,认真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以严谨的法理彰显司法的理性,以练达的情理展示司法的良知,以平和的姿态体现司法的温度。这就是山东高法官方微博全方位呈现“于欢案二审庭审”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有不少网友从早上一直刷到现在,甚至忘记了吃中午饭,共同见证司法公开的成果,并坚信司法机关会做出公正的判决。

  从众多网友反馈的情况来看,这次围观“于欢案二审庭审”,显然是一个学法懂法的过程,很多法律方面的常识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普及。同时,也让大家愈发明白,面对类似案件,只有坚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样的原则,才能真正汇聚民意,才能凝聚更多的社会共识。

  通过这次围观“于欢案二审庭审”,我们日渐看清这样一个事实:舆论审判、道德审判终究代替不了司法审判。互联网语境中的舆论威力不可小觑,唯有让客观、理性、尊重事实的声音与独立、公正、高效的司法审判实现良性互动,才能让人民群众对司法裁判有更多信任感,对权利保障有更多获得感,对法治建设有更多参与感。

  因此,“于欢案二审庭审”不仅是一堂普法公开课,也是一份净网倡议书。无论舆论多么热闹,无论舆论多么喧嚣,当前移动互联时代的舆论是一股推动社会向前的力量,它的方向终归是指向理性、成熟的。于欢故意伤害案二审公开审判,在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基础下,必将以司法公正带动社会公正,以清朗的网络空间反哺社会。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丁琪

编辑:焦竞赛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