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侗初师祠。(摄影/宾语)
广东潮州潮安县龙湖古寨有56座宗祠,位于古寨北门旁的王侗初师祠,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先生祠”。
说独一无二,是因为王侗初并非当地人,但他的龙湖学生却在古寨里为先生建了一座祠堂,世代纪念。而建祠堂的7个人,居然是7个姓氏。这在国内绝无仅有。
原来,明万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年间,王侗初来到龙湖寨。究竟是怎么过来的,现在谁也说不清楚。据考证,王侗初“自高祖由闽入潮”,他的父亲王国俊是明万历元年(1573)岁贡,也就是从各府、州、县学中升入国子监读书的保送生,后来还当过天河县的县令。
王侗初师祠。(摄影/宾语)
龙湖古寨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古寨,光是书斋就有28处。据《潮州府志》和《海阳县志》记载,有据可考的进士、举人,龙湖古寨就出了69位,著名的有潮州历史上唯一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姚宏中,明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御倭名将、广西左布政使刘子兴,被誉为潮州前七贤之一的太卿成子学,一门三科甲的夏建中、子夏宏、孙夏懋学,一代名吏肖廷玉等。
龙湖古寨。(摄影/宾语)
王侗初老师在龙湖寨教授过肖世钦、萧翼乾等7名学生,7个学生7个姓,肖、林、许、刘、黄、徐、谢都成了当地有名的秀才。
王侗初无儿无女,学生们感念老师之恩,为他养老送终。先生去世后,“哀其无后,而设专祠以祀”。
王侗初师祠里供奉着3块牌位,先生的,先生的父亲王国俊的,还有一个是七名学生之一谢林的,因为谢林也无后,便一同放在祠堂祭拜。“每年春秋二祭,使不绝其食,更置祠田,使历久不衰”,这一祭就是100多年。
到了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初秋,王侗初学生的后裔对祠堂进行修缮,邀请时任潮州知府周硕勋撰文纪念。周知府没有答应,认为“王生既非大儒,又无功桑梓与乡”,设祠祭祀,“不合于礼者也”,这事儿就放下了。
一天,周知府路过龙湖,王侗初学生的后裔们听说后,恳请知府大人到先生祠看看。看到祠中供奉的三个灵位,周知府深受感动,对后人思念先祖“并及其祖之师,因祖之师而并及其师之父,且使无后之友生亦得附祀于旁,一堂之上父子师弟”这样尊师重教风气代代相传的义举大为赞赏,终于“乐为之记”,欣然提笔撰写了《府宪撰给碑记》,记录下这段美谈。(文/图 宾语)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