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权威发布 正文

山东农业节水出新招 力推“水肥一体化”先进技术

2016/9/19 17:10:31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马文文

  中国山东网9月19日讯 (记者 马文文) 19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解读《山东省水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规划》(一下简称:规划)有关内容。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马承新表示,目前,山东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而山东的农业是用水大户,为此山东将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化”先进技术。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丰水年、枯水年交替变化,连丰、连枯是山东省水资源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际年内变化剧烈的自然特点,是造成山东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马承新表示,山东对调水依赖程度高,黄河水、长江水等外调水量占全省当地水资源可利用量的41.4%。对外调水依赖程度高,导致山东供水的主动性较差。

  马承新表指出,山东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人均的1/6,山东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山东平均降水量从鲁东南沿海的850毫米向鲁西北内陆的550毫米递减。地下水资源地区分布差异也很大,资源总量总体上是平原区大于山丘区,山前平原区大于黄泛平原区,岩溶山区大于一般山区。

  “为适应农业产业调整新形势,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化’先进技术。力争使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现在的0.63提高到2020年的0.646,到2030年力争达到0.68。”

  马承新认为,在农业节水方向,以纳入国家规划的50处大型灌区和152处重点中型灌区为重点,大力推进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健全完善灌区干渠、支渠高效输水体系,加强节水计量设施配置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强引水输水能力。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水源配置与末级渠系改造,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