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齐鲁时代楷模余松烈正文

追忆余松烈的一生:一位有责任的麦田守望者

2016/9/7 10:40:36   来源:中国山东网    

2006年5月24日,余松烈在考察小麦穗粒情况。

  2016年4月20日,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与世长辞,享年96岁。风风雨雨数十载,如今,他却看不到又一季麦子的成熟了。

  在战乱中选择了学农,一生不忘初心

  余松烈,1921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因抗战爆发,早年求学于南京的余松烈被迫与叔父前往吴兴乡村山区避难。在那段“吃一顿饱饭都变成奢望”岁月里,年少的余松烈亲身体验到旧中国农业生产的艰辛,农民“靠天吃饭”的状态带给他极大的思想冲击。

  1938年,余松烈随叔父等人由吴兴辗转来到上海。带着对农学的强烈兴趣,余松烈进入上海南通学院农科读大学,大一期间,勤勉好学的他晚上还坚持在致用大学农学院上课。1940年,余松烈经考试转入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并于1942年6月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以后,余松烈开始致力于农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他先后辗转福建省立农学院、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任助教,福建省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上海南通学院农科任讲师。1946年春,他还创办了专门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新农出版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余松烈辞去上海新农出版社经理职务,来到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工作,从此开始了新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解决“吃饭问题”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第一要务。当时,全国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却达不到自给水平。国家迫切需要一批农业科学家站起来,改变农业旧有的生产方式,带领农民科学种田,迅速提高粮食产量。也正是从那时起,余松烈开始将他多年的农学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把“科教兴农”当做他肩负一生的责任和使命。

  在生产中推广小麦精播高产技术

  “只有当人民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最终把科学知识转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这是余松烈院士毕生从事农业科研与示范推广的深刻体会,也是指导他科研的信念和动力。

  早在学生时代,余松烈就格外注重对小麦的科学研究,力求通过研究找出小麦内部的相互联系和生长发育规律,用以指导生产。1942年,他与赵仁镕合作完成的研究《小麦收获时期与产量品质及生活力之关系》发表在福建省立农学院所出版的《新农季刊》上。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余松烈来到山东大学农学院工作。借助山东小麦主产区的优势,他开始了小麦丰产理论研究探索与实践。

  将亩产800公斤作为攻关目标

  进入80岁高龄之后,余松烈不再主持科研项目,亦没有科研经费可用。但是他研究创新小麦精播高产技术的脚步却没有停止。他在小麦秋播和夏收前夕,经常到过去指导的高产试验县实地考察,完善和改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2013年3月,山东省农业厅负责同志到泰山疗养院看望余松烈,祝贺他92岁诞辰。余松烈仍然不忘冬小麦亩产800公斤的目标,希望农业厅组织全省力量实现这个目标。

  值得欣慰的是,余松烈的目标终得实现。2014年6月18日,农业部组织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专家,对招远市辛庄镇马连沟村3.14亩小麦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打,亩产达到817公斤,刷新山东省冬小麦亩产纪录,并且创农业部专家实打验收全国冬小麦亩产最高纪录。创造小麦亩产817公斤纪录的优良品种为烟台农科院选育的烟农999,运用的栽培技术正是余松烈创新的冬小麦宽幅精播等高产栽培技术

  余松烈院士一生与农结缘。作为农业科学家,他深谙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的道理。余松烈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但他却把科教兴国、科教兴农作为奋斗目标,把服务“三农”、小麦增产作为心灵寄托,把对国家的责任、对人民的热爱化作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大地耕耘者的奉献之歌。(记者 马文文)

编辑:王翼莉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