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中国美丽乡村礼赞正文

泰山景区大津口乡

2016/7/28 11:33:56   来源:中国山东网    

 

   泰山景区大津口乡地处泰山东麓的泰山风景名胜区腹地,南与泰山区(市中区)泰前办事处接壤,北至长城岭与济南市历城区毗邻,西与济南长清区搭界,东北与岱岳区黄前镇、泰山区省庄镇相连,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6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有9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人口15000余人,80岁以上老人占 5 %,素有“长寿之乡”的美誉。大津口乡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省道243和泰(泰安)历(历城)公路穿越境内,是泰安城区和济南城区的重要交通连接路段之一,村级公路四通八达。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

  1.大津口乡区域群山连绵,高低错落,地形地貌复杂奇特。海拔最高达1479米,最低为263.2米,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向。沟壑纵横,丰水期沟河水满,枯水期潺潺流水。

  2.大津口乡有着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植被覆盖率85%,森林覆盖率达65%,有着“天然氧吧”之称。该地居民自古有着培育景观树木的传统,各类苗圃成线连片,是泰山松的重要培育基地。

  3.在特产资源中,成为一定规模且具有景观、乡愁意蕴的有:古板栗林、古核桃林、泰山茶园、泰山淡竹林、泰山“四大名药”和泰山螭霖鱼保护繁殖基地等。

  (二)优越的宜居环境与丰厚的人文资源

  大津口乡依山傍水,先秦以来,不仅有先民们生息繁衍,就连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出家僧人等也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

  1.帝王遗迹。①周御道与周明堂:据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记载,周成王封禅泰山,在今大津口乡境内建有明堂,遗址犹存,系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②秦御道与“秦皇行在”(行宫):秦始皇登封泰山起自泰山东麓之大津口乡境内,秦御道犹存,“秦皇行在”(行宫)遗址尚在。③汉御道及汉明堂:汉武帝8次登封泰山均从泰山东麓上山,汉御道保护基本完好,汉明堂遗址犹存。同时大津口乡也是泰山以东原“齐国”境内民众的朝山(泰山)进香的通道。

  2.玉泉禅寺。玉泉寺始建于北魏,现存“大雄宝殿”、碑刻等有形文物及银杏、“一亩松”等古树名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单,201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另外,附近有与此相关联的和尚庄、店子村(即佃子村,为玉泉寺僧侣田地耕作的佃农村)等均留有乡愁记忆的大量文化遗存。

  3.齐长城(泰山段)。《管子》讲:“泰山之阳鲁也,泰山之阴齐也。”齐长城(泰山段)在大津口境内尚有保存,“长城岭”之地名即留有历史记忆。

  4.特色民居。大津口乡有84个自然村、依山就势而建,就地取自然石垒砌,多基本保存旧貌,山村特点突出,村史记忆的有形和无形遗产均有保存。

  5.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生活居住区。李家泉村之“知青点”建筑面积较大,建筑特点突出(后详)。

  6.各类老物件保存甚多。村史、家族史、居民生活、生产史等诸多门类活动遗存均有保留,现已登记3000余件。

  7.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玉泉寺老佛爷庙会、泰山挑夫记忆、泰山民间故事、泰山野菜宴、居民信仰、居民生产生活习俗等,丰富多彩。

编辑:李悦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