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就是运用语言来发布信息,引导记者、说服记者、打动记者。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认为:“新闻发 言人的语言要生动鲜活、简洁明快,少讲官话、空话 和套话,所讲的话要让记者记得住。善于运用技巧,让政府的声音通过媒体传 达给受众,这是更好地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
发言人语言表达能力的功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告知力,即能 不能在第一时间告知有知晓价值的信 息,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澄清那些莫衷 一是的传闻 ;二是解读力,能否在第 一时间提供高价值的解释和判断,释 疑解惑。
首先,语言要形象生动,通俗 易懂。新闻发言人应根据不同媒体的 接受能力和语言水平,对发布信息中的某些信息尽可能转化为媒体记者熟 悉的语言,少用抽象的概念,多用生 动的事实,用一些准确又能说明问题 的数据来证明观点。
其次,要简练准确,避免误会。各媒体本身对发言人的语言表达 都比较敏感,有的甚至抱有敌对、嘲弄、鄙视的态度,如果表达的语句比较复杂,一句话包括的内容很多,会使人一时不好理解和记忆,也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所以新闻发言人要使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每句话 都讲得恰当,每个字、词都要说得清晰、准确,干净利落地表达出要解 决的关键问题,不废话连篇。
再次,要幽默风趣,妙趣横生。在发布新闻“严词强令”式居多 的情况下,偶尔的幽默并不影响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和严谨性,相反可以营造宽松的气氛,带来更好的发布效果。当然,幽默要建立在对发布信 息性质的基础上。
最后,要善用技巧,有效传达。新闻发言人所说的内容准确、全面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表达的方式。人们说话时的语速、声调、音调和停顿,以及眼神、表情和手势等都能传播信息,因此,新闻发言人应该根据自己所发布的内容来随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做到语速中等偏 快,声调适当,停顿准确,体态语言适宜,给广大媒体记者一种权威感 和自然亲和的感觉,从而提高传播信息的效果。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