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正文

新闻发言人要善于用好故事

2016/5/12 19:39:27   来源:中国山东网    

  近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与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学员座谈。他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发布工作就是讲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把想表达的观点寓于鲜活的故事之中,娓娓道来、可亲可信。我们能做好中国的事情,就一定能够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要有这 样的底气,也要有这样的能力。

  新闻发言人往往通过“讲话”或叫作“讲故事”,代表政府或单位发 布相关新闻。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和公众,特别在面对媒体记者提问和质 疑时,如果“不会说话”、“不敢说话”,或用“简单地念口径、讲套话”的行为,做样子、耍官腔,回避问题,用“无可奉告”的借口,拒绝提问,逃避责任,就无法胜任工作,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新闻发言人”。因此,新闻发言人学会用好故事“说话”,善于用好故事“说话”,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我们知道,记者凭着职业的本能,必然要知道新闻真相。如果他们听到的故事“缺头少尾”,无法“自圆其说”。就自然会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千奇百怪地猜测、推理。势必造成真相“变形”,道理“走样”的后果。

  不仅达不到“发布新闻,引导舆论”的目的,甚至还会扭曲政府或单位形象。因此,新闻发言人要学会讲故事,善于在发布新闻时,用好故事去“说话”。讲好故事,不仅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更能树立政府或单位的好 形象。

  笔者认为,当好新闻发言人,就要学会讲故事,善于讲好故事。如果你能够用生动的“好故事”说话,不论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政方针,也不论是涉及到天灾人祸的突发事件。凡是公众关心、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 及其你要表述的事实、观点,都寓于鲜活的故事之中。善于“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一环扣一环,娓娓道来,就必然会吸引“听众”注意力,人人爱听你的故事,跟着你的思维走。就不会发生“念口径、讲套话、耍官腔”的问题,也不会出现“无可奉告”的尬尴局面。从而,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在当今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里,任何矛盾和问题都无法回避。要求每个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的进程中,都善于用好故事“说话”,正确解读的新闻内涵,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新闻发布工作就能起到“此处无 声胜有声”的作用,在推动文明社会建设和国家繁荣富 强中发挥强大的作用。(文/张瑛)

  ——来源:黑龙江文明网(2016年4月11日)

编辑:王翼莉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