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正文

领导干部别怕偶尔说错话,不发声致误导才不可原谅

2016/5/12 19:15:24   来源:中国山东网    

  现在,“说话”可以说是领导干部的“家常便饭”,或拿稿或脱稿,或事先有约或临时即兴,与公众打交道要说,接受媒体采访时要说。然而,对于不少干部来讲,说什么、怎么说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面对“镜头”“麦克风”时,“不大敢说话,怕说错”似乎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应该说,怕说错话,乃人之常情常理,说错话终归不是一件好事。一旦说错了话,轻者被人笑话,陷入尴尬 ;重则授人以柄,甚至被人揪辫子、打棍子。但是,领导干部肩负着宣传、组织、动员群众的重任,既要 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又要经常回应热点难点和焦点问 题。如果总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怕这怕那,怕说错话而不敢说、不愿说,事实上也是一种失职。特别是,有时因为怕说错话而不发声,使正确 的声音缺席,各种杂音噪音就会混淆视听,甚至谣言满天飞,导致很多工作陷入被动,以致小事情酿成大事件、小问题变成大危机。从这个意义上 讲,如果领导干部一味地怕说错话,就意味着丢失了阵地,意味着把话语权、主动权拱手相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干部偶尔说错话,在所难免。只要不违反原则、不违背事实、不触犯法律纪律,说错一两句话是可以原谅的。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社会热点多、公众关切多,需要解疑释惑的事情多,尤其需要领导干部及时作出回应。这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所 在,不能等谎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真相还在穿鞋。面对一些公共事件,早说比晚说好,自己说比别人说好。如果遇到重大问题“静默失语”,奉行“宁可不说话,也不说错话”的“鸵鸟式”哲学,明哲保身、爱惜羽毛,不主动 做工作、不敢担当、不敢发声,造成严重的思想和舆论误导,那才是不可以 原谅的。所以,不要怕偶尔说错话,说到底是责任担当的问题,是检验和衡 量一个干部是否敢于担当的重要标尺。

  当然,领导干部应该尽量避免不说或少说错话。一般来讲,说错话,或因情况不明、信息有误,或因准备不足、思考不深,功课做得不够,或因分 寸掌握不当、拿捏不准等等。一个人说话,既是能力水平的反映,又蕴含着一定的技巧和艺术,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立场、态度、方法和感情的体现。应该说,偶尔说错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错、不认错和不改错。一个敢担当、能负责、有作为的干部,既要不怕偶尔说错话,又要及时知错认错并改错。一味藏着掖着、躲着包着,只会欲盖弥彰,甚至越描越黑。我们的社会 舆论对于偶尔说错话的干部,也要有一种宽容、包容,多理解、多鼓励,创造一个宽松的、知错能改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这也是一个社会走向成熟、 更加理性健康与和谐的标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胸怀党和人民的利益,个人的安危、祸福与荣辱又何足挂齿?偶尔说错话又有何可惧?

  ——来源:《人民日报》(2016年4月5日)

编辑:王翼莉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