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正文

贴近互联网新受众 权威发布政务信息

2016/5/12 18:52:42   来源:中国山东网    

  

  一、提高认识,在政务信息发布工作中高度重视用好政务新媒体平台

  (一)承担“网络发言人”的职能 随着政务新媒体日益受到关注,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已经形成了传统新闻发布与新媒体发布相辅相成的格局,政务新媒体已经承担起“网络发言人”的角色。无论是日常 信息发布,还是突发事件回应,政务新媒体都能随时随地响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并能完整、准确地传递信息。这几年的实践中,上海充分运用“上海发布”进行新闻发布,及时回应突发事件,“上海发布”已成为中外媒体采写有关上海新闻报道的权威信源。

  (二)服务中有效引导舆论作为政府新闻发布的重要平台,政务新媒体要高举“服务”大旗,通过信息服务吸引受众,提升平台关注度和影响力,使信息能快速有效地触达受众,取得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上海发布”始终坚持信息发布和便民服务并举,在服务中有效引导舆论。一方面,每天为市民提供重大民生政策和各类政务服务信息,涵盖教育、医疗、交通、社保等方面。民生服务信息在上海发布微信上常常能收获10万+,甚至有些能达到上百万的阅读量 ; 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办事查询类便民服务功能,目前已上线 14 项,包括公交实时到站 查询、交通违法查询、实时路况查询、出入境办证预约、社保查询等。目前相关查询页 面用户访问总量已近2亿次,日均访问38万次,其中,公交实时到站查询访问总量最大,达8021万次。办事查询类服务带动“上海发布”粉丝爆发式增长,提升有效用户的关注度和黏性。

  (三)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 政务新媒体是传统新闻发布平台的重要补充,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保证新闻发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上海发布”办公室隶属于上海市政府办公厅, 业务上受市政府新闻办指导,团队成员既有公务员,也有从媒体借调的记者,这样的架 构设计和人员安排,使“上海发布”既能第一时间获取权威信息,又能有效融入市政府 新闻发布的工作流程。

  二、创新形式,增强政务新媒体发布效果

  (一)服务中心工作,让“高大上”时政信息“接地气” 如何避免时政信息“脸谱化”,让更多的受众愿看爱看,是对政务新媒体的考验。2015年,“上海发布”首次尝试用动画视频的形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制作了《3分钟动画速读“政府工作报告”》,微信阅读量突破12万次;2016 年,又策划制作了“政 府工作报告变成手机桌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H5,浏览量超过30万次。由于上述内容表现方式受众喜闻乐见,网民普遍点赞支持,取得了很好的发布传播效果。

  (二)解读民生政策,变“生涩硬冷”为“通俗易懂”“上海发布”进行政策解读时,注重辅以相应的图解、图示,简明扼要地传递信息,让“生涩硬冷”的政策法规变得“通俗易懂”。比如围绕上海拟推行的老年综合津贴制度,“上海发布”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提早介入,将老年综合津贴具体补贴标准等通过图 解形式表现,让市民一目了然。

  (三)助力新闻发布,使发布会从网下延伸到网上“上海发布”微博开设了“直击发布会”专题,对每场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的重点内容进行微直播,特别重要的发布会则全程微直播,如每年“上海两会”闭幕后的上海市 人民政府记者招待会等。今年的记者招待会,“上海发布”不仅在微博平台对市长回答 中外记者提问的热点问题进行微直播,并在微信平台以市长与记者的微信聊天群方式发布,阅读量突破 20 万次,受到市民普遍关注。“上海发布”还积极邀请上海市相关委办局负责人进行微访谈。主动发布信息,对 网上征集的问题以及访谈过程中网民的提问作出解答和回应。

  三、第一时间说话,做好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新媒体发布

  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和应对,是政务新媒体承担的重要职能,“上海发布”始终努力做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发布和回应。

  (一)突发事件及时发布

  “上海发布”作为市政府权威发布平台,每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总是力争第一时间行动,联系相关部门,发布权威消息。从 2013 年的禽流感,到 2014 年福喜过期肉事件,再到2015 年“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故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发布已 经成为“上海发布”的重要品牌,很多市民已经养成了“上海有突发事件就刷上海发布”的习惯。

  (二)重大事件持续发布 有些突发事件的处置善后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上海发布会持续关注,滚动发布。

  比如“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故发生后,“上海发布”和市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沟通,在6 月2日至6 月13日期间共发布相关微博 15 条,持续发布市政府善后处置工作部署以及遇难者遗体搜寻、DNA 比对等工作进展,为市民提供权威信息。

  (三)互动发布,回应关切政务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新闻发布不再是单向传播,而要根据网友评论,对意见集中的问题进行再回应、再发布,在互动中回应关切,体现诚意,避免舆情发酵和谣言传播。

  2016年,“上海发布”将进一步加强基于新媒体的新闻发布策划,对重大新闻发布提前介入、充分准备,以更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更为网友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新闻发布,进一步提升发布和传播效果。同时,上海将以“上海发布”为龙头,进一步健全完 善市与区县、委办局政务新媒体工作联动机制,充分释放政务新媒体矩阵效应,在新闻发布、突发事件应对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文/徐威)(作者系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来源:人民网(2016年4月11日)

编辑:王翼莉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