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山东新闻正文

山东省冷链运输低温储存能力超580万吨 居全国首位

2016/4/20 16:52:02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姜瑞丽

  中国山东网4月20日讯 (记者 姜瑞丽) 记者从山东省发改委获悉,山东全省共有冷库达650座,低温储存能力超过580万吨,居全国首位,全省冷链运输发展情况良好。

  山东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省,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7、1/10、1/5和1/7,农产品出口量居全国首位,向省外输出比例多年保持在60%以上,是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蔬菜主要供应地。冷链运输发展不仅对山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提振消费和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全国也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落实国家安排部署,先后制定出台了物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冷链物流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等文件政策,明确了冷链物流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规划引导、资金投入、税收优惠、车辆管理、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重点支持。目前,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能力稳步提升、体系不断完善、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据统计,目前山东共有冷库达650座,低温储存能力超过580万吨,居全国首位;超低温储存能力超过6万吨,占全国的75%以上;拥有冷藏及保温车辆约5800辆,占全省货运汽车的0.3%。全省果菜产品、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4%、19%、40%,出口农产品的冷链流通率达到100%。

  在冷链流通能力显著增强的同时,山东冷链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冷库建设正由传统的土建单体多层冷库向现代化的钢结构单体拼装库转型,制冷工艺从传统的高温、低温型向预冷、气调、超低温、速冻等多种类型发展,冷链运输车辆向高温、低温和蓄冷保温各细分温区发展,恒温控制运输和真空预冷技术迅速推广。例如,喜旺集团率先创立了集冷冻贮存、低温加工、冷链、直营连锁专柜销售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开发了“温度采集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建立了全流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正向可控、逆向可追溯。

  此外,冷链运输的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据统计,全省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务的规模企业达到160家,独立核算的专业冷链物流公司超过100家,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以荣庆物流等为代表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快速发育,通过强化与上下游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建立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冷链设施和管理体系。济南维尔康年拥有全国最大的22万吨冷库群,基本实现全程冷链物流运输。山东盖世集团规划建设了20万吨冷库群,与内蒙古小肥羊、草原兴发、伊利实业、巾帼水产、国联水产等知名企业密切联合,实现从信息采集、货物冷藏、市场交易、物流配送一条龙的全新运营模式。山东省境内大型商业超市及其连锁经营点销售用冷藏冷柜配置率达到95%以上。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