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3月28日讯 (通讯员 张运波 王晓娜) “我们村的红公事还是应该继续发扬传统,庄里乡亲只随一元钱,到有喜事的家道喜,不吃饭……”“如今再随一元钱,实在太少了,不够买一包喜糖的钱,是否应该提到十元?”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淄博桓台县索镇小辛村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讨论红白事简办问题,会议讨论的焦点集中在该村的一元份子钱是否提一下“价码”。最终,经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讨论作出决定,份子钱提到十元。
小辛村共有村民280余户900余人。多年来,村里有红公事,主人家都不会大操大办,留下吃饭的,只有至亲好友。乡里乡亲要随礼,只随一元钱,这一“村规民约”已经坚持了30多年。
“一元钱虽然买不了什么,但是可以代表我们村每个人的浓浓情谊。”小辛村党支部书记李春连回忆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村民的收入水平低,当时村里就定下了喜事只随一元钱的规定,30多年再也没有涨过。办喜事的人还要给每家一包喜糖,村民都来沾沾喜气便离开了,不留下吃饭。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元钱也干不了什么,所以,这个不在于钱有多少,而是在于情谊的大小。”小辛村红白理事会理事长张若星说,“一包喜糖的价钱早已多于一元钱,但是里面的人情和传统却比不了这小小的一元钱。归根结底,大家都不是为了钱,就是一个人情。”
此外,小辛村还大力提倡丧事简办,丧事庄里乡亲每家送一刀纸,上午十点前发丧,时间不超过两天,村民帮忙不吃饭,形成了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好风气。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