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民间将二月二这天剃头称为“剃龙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总是理发店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天,不少理发店里甚至排起了队。民俗学家表示,“剃龙头”源于古代二月二祭龙的习俗。
据南开大学人文学院学者杨琳研究,传说龙王有个女儿生于农历二月初二,一天溜出龙宫,看到人间大旱,没有告知父王就播洒雨露。龙王得知后非常愤怒,将龙女逐出龙宫。龙后思念女儿,每年二月初二都要浮出水面痛哭一场,泪水化作甘霖滋润万物,于是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二月二恰逢春耕时节,最需要的是雨水。因此人们会在这一天通过各种方式祭龙,希望风调雨顺。”杨琳说,在这天选择“剃龙头”,也是希望能够多沾些“龙运”,以求一年中心想事成。
民俗学家表示,二月二祭龙习俗甚至影响到节庆食品。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胡芳告诉记者,二月二节庆食品中,爆炒类食品很常见,包括爆炒蚕豆、爆炒黄豆等,目的之一是希望爆炒声将龙惊醒,早日降下甘霖。如在青海农村,就有“二月二,炒大豆,人不害病地丰收”的民谚。
杨琳表示,二月二祭龙习俗,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天气渐渐转暖、雨水开始增多的时节,人们希望通过‘祭龙’顺应这一过程,从而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