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三月,中国迎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即将拉开帷幕之际,社会各界期待两会能展现更加清新的会风、文风、话风。
“一处弛则百处懈”。会风、文风、话风看似小事、小节,却是反映作风和品格的一面镜子。两会的会风与代表委员的文风、话风之所以被全社会广泛关注,在于这“三风”不仅关系到会议的实效,也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对于政风和代表委员履职作风的感受。
代表委员身上承载着群众的期望与寄托,树立好的会风、文风、话风是推动作风建设和提升履职能力的应有之义,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仔细梳理近几年全国两会上那些获得人们肯定的提案、议案和建议,都洋溢着朴实、坦诚、求真的语气,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源动力。
会风体现作风,作风连着民心。近两年,从地方两会到全国两会,从会风、文风、话风的点滴变化中,人们不难感受到大力开展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效。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出台一系列措施与办法,让全国两会节俭、求真、务实的新风貌愈加凸显。地方两会也紧盯会风会纪,针对无故缺席、擅自离会等现象立严规矩、画好红线。
往更深层次看,各级两会不断推进会风、文风、话风的改进,正是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一种自我完善。人们期待,良好的会风、文风、话风能够贯穿今年的“两会时间”,代表委员讲真话、支实招,认真履职尽责,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两会答卷”。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