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国内新闻正文

民俗专家:正月十五又称"灯节" "灯"文化特色鲜明浓郁

2016/2/22 11:27:40   来源:新华社     作者:周润健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随着元宵节的到来,我国各地的街头巷尾都被各色花灯点缀着。民俗专家表示,元宵节又称“灯节”,灯是这个节日最大特色。

  据民俗专家介绍,从正月十三“上灯”开始,市面上便出现各式花灯,供人采买;正月十四“试灯”,各处纷纷搭起灯棚,预庆元宵;正月十五“正灯”,各处有灯会赛花灯;正月十八“落灯”,灯节结束。

  关于观灯还要从汉明帝说起。据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朝廷号召百姓于上元夜放灯,以示对佛的尊重。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达,城市的元宵夜几乎成了居民们的狂欢节,传统城市的光文化也随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元宵灯会不论在规模上还是灯饰的奇幻方面,精美都超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俗化,民俗特色更鲜明。

  到了明代,灯节活动更为发展,还增设了戏曲表演。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里取消了灯会,但是民间的灯会却仍然盛行。

  时至今日,灯会之俗依然盛行,而灯的形制、内容、材料及制作工艺亦与时俱进,更具时代风貌。

  民俗专家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节昔日狂欢盛景不在,一些传统的节日习俗活动也难见踪影,但赏灯的习俗到今天依旧延续着,这从各地举办的各式灯展中就可见一斑。“正月十五闹花灯”。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与其他节日的不同。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