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6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我国首次承担修订的《雷达导航示范课程(操作级)1.07》被国际海事组织一次性通过,成为新的船舶雷达操作适任教学、培训和评估的国际海事标准。经修订的示范课程将由国际海事组织正式出版发行,在全球应用。这是我国首次独立承担国际海事公约配套标准的修订工作。
为保障航海安全和加强航运人力资源建设,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雷达导航示范课程标准,在公约缔约国范围内强制实施。此次标准的修订,主要针对船舶自动识别、速度和航程、艏向电子定位系统等多传感器在船舶导航雷达上的集成,对其原理、操作和应用做出培训和教学要求,以切实提升船舶驾驶员的雷达使用技能,有效运用航行信息,保障航行安全。
据了解,自2015年2月以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了大连海事大学等30多位国内优秀专家学者,通过1年的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意见征集和国际海事组织专家小组审核,如期完成了修订工作。在国际海事组织会议上,我国代表团接受了各国专家质询,一次性获得通过。此次通过的示范课程修订,得到了国际海事组织的高度认可,并决定由我国继续承担管理级雷达导航示范课程的修订工作。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