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山东新闻正文

“回家过年”春节特别报道之六: 年味儿的变与不变

2016/2/12 7:29:59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马文文

  【编者按】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身处何方,无论相隔多远,春节回家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愿。回家过年,承载的不仅是中国人特有的乡愁情结,更是亘古不变、绵延千年的文化传承。

  2016年猴年春节之际,中国山东网特别策划推出“回家过年”春节特别报道,记者、编辑根据亲身经历记录下回家过年的点滴故事,与广大网友一起分享浓浓的年味。

每到过年长辈们都喜欢包的“元宝饺子”

   跨过2015年,我这只“猴子”迎来了24岁,回忆与“年”有关的记忆,眨眼间,我们从收压岁钱的人变成了发压岁钱的人,从等着穿新衣服的人变成了开始置办新衣服的人,这其中,年味儿有“变”也有“不变”。

  变:从收压岁钱的人,变成了发压岁钱的人

  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八前后,父亲就会接到长辈打来的电话,“孩子爱吃的炸糖糕、元宝饺子、炸带鱼都准备好了,你们几号回来?”每到这时,我都满心欢喜,想着可以穿新衣、吃糖果、逛庙会、收红包,自己就会乐的好几晚睡不着觉,天天数着日子盼着过年。

  初一一早,拜完年收完红包,大人们都会带着我们到左邻右舍串门,一大家子有说有笑,这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每到一家,道一声“新年好”,主人端糖倒水,大人谈话聊天,孩子有吃有闹,别有喜庆滋味。

  而现在,我已长大工作,长辈照旧给我包的红包,我已羞于接下了。今年过年,堂哥堂嫂家添了小宝宝,我还特意给小侄子包了红包,一点一滴地,似乎自己在习惯着那种为人长辈的感觉。

  我们这群曾经张手要红包的孩子,变成了给孩子红包的的叔叔阿姨,也不再为了一把糖果而欢喜半天。“与过去相比,而今真的天天都像是在过年。”奶奶时常念叨,现在什么都方便了,曾经的人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顿丰盛的“年夜饭”,才能穿新衣服观“大戏”,而现在想吃啥想穿啥想看啥,都随时可以实现了。

抬头可见的年味儿

  不变:游子归家的心未变,团圆带来的温情不变

  人们的物质生活虽发生着变化,但温存在心底的那份情怀,对新年的期待和重视依旧未变。

  太姥姥是我们一大家人的老寿星,每年大家都会齐聚太姥姥家过年,今年也不例外。在我看来,现如今最有年味儿的,还是年前的那段时间。临近年末岁尾,大家忙碌的身影和匆匆的脚步,对于每个离家的游子,“家”就像一块吸铁石一样有着巨大的引力,无论天南抑或地北,日夜兼程,只是为了那个“团圆年”。

  团圆过后,临走那天,从上午开始,太姥姥就忙着给我们装车了,算了一下,到正式出发前,太姥姥就让母亲开了六遍后备箱,馒头、炸糕、玉米面等等各类年货,塞得车里比来时更满当了些。

  虽然大家都感觉年味儿在变,但不变的还是长辈见了晚辈合不拢嘴的笑脸,还是全家团圆的日子里特别弥漫的那浓浓亲情,还是每每要离开家时后备箱里长辈永远装不完的年货,还是人们仍然把“年”当成辞旧迎新的“转折”。

  相信,只要游子归家的心没变,那份团圆带来的喜悦和暖意没变,那么,过年的“主题”就依然没变。(记者 马文文)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