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山东新闻正文

山东农业综合开发:30亿元投入350万农民从中受益

2015/12/14 8:46:51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在持续投入的基础上,山东不断创新财政资金补助方式,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李健是临沭县金易德农业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这几天,他正带领大伙儿绿化公司示范田的道路。金易德公司流转附近村庄3500亩丘陵地,修道路、筑塘坝、打机井,不到半年就投入500多万元,将中低产田改造成了高标准农田。

  临沭县金易德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李健称:“使我们的小麦由以前的750斤到现在的1000斤,增幅在30%左右,经国家验收合格以后,财政将按亩投资标准的30%到50%补贴给我们。”

  让李健受益的,是山东省正在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先建后补”试点。过去,山、水、林、田、路等方面的土地综合治理项目,由乡镇政府向上级申报,财政下达资金后,再由乡镇政府组织实施。实行“先建后补”,申报主体和实施主体都变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工程验收合格后,由财政按每亩1500元标准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

  临沂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莫凤玲表示:“吸引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这样财政奖补就像撬动的杠杆一样,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产出来更要卖出去,眼下正是苹果上市的季节,在沂源县大华永大公司内,果品包装,挑选入库,一派繁忙。今年,利用财政资金新建的大容量冷库,让公司的储藏能力由原来的1000吨提高到5000吨。

  山东沂源大华永大农业发展公司副总经理赵文喜称:“二期8000吨的正在建设中,两个冷库共获得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1100万元。”

  目前,总投资30亿元的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部通过验收,共建设高标准农田156万亩,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333个,350万农民从中受益。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