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近日达成扩大金融合作方案,多项政策直接惠及山东。此前青岛做为首个中韩金融合作试点城市,积累了丰富经验,双方扩大合作后,山东企业垮境融资更加便捷。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在众多的政策中,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在山东省落地成为最大亮点。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是指境内企业可从境外银行机构直接借入人民币资金用于境内生产经营,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山东的企业可以直接到任何一家韩国银行贷款了。位于青岛高新区的中科胜创公司,从韩亚银行青岛分行获得一笔200万元人民币的低息贷款,成为国内首个完成跨境人民币贷款的企业。
中科胜创(青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媛媛告诉记者,从接洽到最终的放款,也就大概用了两周时间。另一方面,因为相应境外的成本比较低,所以算起来,对企业而言财务成本相应比国内、境内的银行业务有优势。
据统计,目前,青岛市已有24家企业获得韩国银行机构跨境人民币贷款25亿元,平均贷款仅利率3.9%。可为企业节约财务费用近5000万元,融资成本大大降低。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副行长顾延善介绍,跨境人民币政策,最终还是落脚到实体经济,为此也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办法,要求跨境人民币借款的企业,必须是符合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方向。下一步考虑,有更多的中小企业享受到这一政策。
在推广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同时,中韩双方还将在推进山东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支持山东企业到韩国发行人民币债券业务等金融领域加强合作。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李增刚说,这一举措将使山东的金融开放走在全国的前列,同时给山东企业增加了一项融资的平台。(山东台记者 李龙 刘金旺 何则伟 崔文一 青岛台 王黎帆 郎奉涛)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