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滨州市定吕小学的学生在足球场上练习踢球。(朱津明摄)
滨州市定吕小学的学生们正在进行足球对抗赛。(朱津明摄)
一名滨州市定吕小学的学生在足球场上练习射门。(朱津明摄)
山东鲁能泰山滨州足球学校的学生们在操场上。(朱津明摄)
新华网山东频道9月12日电(朱津明 李吉双) 日前,山东鲁能泰山滨州足球学校在滨州挂牌成立。伴随着山东省“足球试点城市”落地滨州,一场深刻影响着中小学体育运动格局的校园“足球热”正席卷鲁北的滨州大地。
初秋时节,寒意降临齐鲁大地,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滨州市定吕小学足球场上,也拍打着正在练球的孩子们的脸庞。尽管气温骤降,但并不能抹去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踢球的热情依旧不减,带球、过人、射门等动作一气呵成,个个有模有样。
今年12岁的边瑞智,是刚刚升入山东省滨州市实验学校初中一年级三班的新生。另外,他还是市级少年精英足球队、学校足球队和班级足球队的主力队员。以前,因踢球场地、时间等各种原因,小瑞智只能偶尔在课间的操场上,在家里的楼道里,踢一踢过过瘾。
自从滨州被列为山东省“足球试点城市”后,滨州的校园足球环境和氛围正在发展转变,许多外部制约因素逐渐排除了。小学每周不少于1节足球课,每周至少3次足球大课间或课外活动。如今,小瑞智每周至少4个晚上,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在标准的笼式足球场地进行免费训练和比赛。
新近挂牌成立的山东鲁能泰山滨州足球学校,主要由鲁能足校与滨州实验学校合作共建,其中滨州实验学校负责完善基本硬件建设,鲁能足校负责提供技术支持。来自鲁能足校的技术总监将负责技术指导、教练员培训与球员选拔工作,并定期到城市足球学校进行训练指导……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一股自上而下掀起的校园足球热潮席卷而来,催生足球在中小学落地生根,不断助推校园足球的普及。滨州紧紧抓住入选山东省足球进校园工作试点市的机遇,创新思路,先行一步,突出青少年足球运动这个重点,精心构筑完善八大体系,打造浑然一体的校园足球系统,翻越观念、师资、场地、保险、经费等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五座大山”,全面提升滨州足球运动水平。
据滨州市足协主席李辉介绍,这八大体系分别为“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青训体系”“强化软硬兼备的基础支撑体系”“创新特色鲜明的足球文化体系”“打造规范有序的竞赛平台体系”“巩固务实有效的训练合作体系”“实施互利共赢的结对帮扶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输送体系”和“壮大地域特色的足球产业体系”。
据统计,目前滨州全市的536所中小学校中,共有5.5万余名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这些学校拥有标准场地203块,学校足球社团228个,并且已有12个足球俱乐部与校园联姻,对口培养校园足球苗子。
未来,滨州计划用3年时间创建50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50所省级足球特色学校,100所市级足球特色学校。并计划建成具有滨州特色的校园足球联赛,在2017年实现校园足球活动的全覆盖。将重点打造组建200支校园足球队伍参加县以上级足球联赛,吸引1万名青少年学生(在市级以上教体部门注册的队员)参加各类校园足球培训和竞赛活动。届时,滨州市的校园足球运动水平,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