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西藏白皮书的发布,是对过去5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自治区成功实践的一次全面梳理,也预示着中央将继续坚持沿着这一方向继续走下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当代研究所所长廉湘民6日在北京对中新社记者表示。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日发布2万余字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实行50年来,给西藏带来的变化。
廉湘民说,从本次白皮书发布的时间点来看,既是对过去50周年成就的回顾,也是对不久前召开的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进行阐述。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次白皮书的话,那就是‘坚持’,坚持中央历来治藏方略。”廉湘民认为,通过对西藏各方面取得成就的回顾,也展现了中央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信。
今年4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曾发布《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廉湘民指出,同一年中发布两份涉藏白皮书,这是在过去所未有过的。两份白皮书相互呼应,应结合起来看。“在这个时候强调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彻底否定十四世达赖集团所提出的所谓‘中间道路’。”
廉湘民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仅在西藏,在全国其他地区也得到成功实践。从各少数民族实际特点出发,无论从理论设计还是实践来看,这种制度可以促进各地区发展,又能有效保护和发展这些地区的文化特色。事实证明,该制度有其生命力。
廉湘民指出,从历史上来看,在西藏的“自治”一直是“上层自治”,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人民自治”,是绝大多数人当家作主。“西藏该如何发展还是应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西藏各族人民来决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他将白皮书正文分为3部分,包括西藏历史新旧对比,理论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生态环境5个方面展开分析西藏50年来取得的成就。“把宗教单独作为一部分,也是由于西藏宗教氛围浓厚,宗教工作的重要。”
廉湘民强调,从白皮书中可以看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实践,落脚点就在于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其物质、精神方面的不断丰富。“这对西藏未来发展同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