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发表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指出,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白皮书指出,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016元,比1978年的565元增长38倍,年均增长10.7%;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59元,年均增长10.9%。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仅为9.48%,1990年提高到11.52%,2000年为19.43%,2010年达到22.67%,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白皮书说,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西藏从2006年起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区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到2013年,全区累计投资278亿元,完成46.03万户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使230万农牧民群众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4平方米,生活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善。积极实施拉萨供暖工程,自2012年开工以来,建成燃气主干管网63公里、燃气次干管网256公里、庭院管网1200余公里,已完成居民小区及单位供暖项目建设768个、10.7万户、2136万平方米,拉萨城区基本实现供暖全覆盖,彻底结束了祖祖辈辈靠烧牛粪取暖的历史。
同时,大力实施水、电、路、气、通讯、邮政、广播电视、优美环境“八到农家”工程,基本解决农牧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乡乡通宽带,完成45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建设,近24万户农牧民用上了清洁的沼气能源,农牧区碘盐覆盖率达到95%以上。
白皮书说,2003年以来,农牧民收入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生活在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下的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117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61万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6万人。贫困人口占全区农牧民人口比例,由2010年的49.2%下降至2014年的23.7%。2006年以来,直接、间接落实强农惠农补贴资金累计达到706.36亿元,落实粮食直补资金1.89亿元,落实农资综合补贴3.58亿元,落实家电、家具下乡补贴资金3.4亿元。这些补贴政策提高了农牧民群众收入,提高了农牧民的购买能力,提升了农牧民的生活品质。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