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社会新闻正文

92岁抗战老兵王维善:投笔从戎赴国难

2015/9/1 13:22:25   来源:新华网     作者:唐荣桂

  “看1位战友被击中胸口倒下,我才发现,打仗是要死人的。”92岁的抗战老兵王维善讲述着参加桂林保卫战惊心动魄的经历。

  王维善是广西桂林市人,出生于1923年4月。1941年,高中毕业后,他被分配至广西教育厅第4科工作。1944年,日军兵临城下,他毅然投笔从戎,自愿加入桂林行署自卫队,在桂林城外围抗击日军的侵略。

  “1944年,日军为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发动豫湘桂大战。6月,日军已打到衡阳,与桂林近在咫尺,厅领导动员我们参加自卫队,保家卫国。”王维善自告奋勇报了名,“当时我父母都过世了,没有挂念,心里也没有怕的概念,就参加了。”

  王维善说,桂林行署自卫队分为两个大队,一共三四百人,成员大多是各个政府机关的文职人员,“大家都是一介书生,对军事毫不了解,于是我们在市区集训了1个月,学习如何使用枪和手榴弹。”

  集训结束后,1个大队留守桂林,王维善所在的大队开赴兴安县华江乡、雁田乡一带。10月底,日军大举进攻桂林,桂林保卫战爆发。王维善奉命到一个名叫大风坳的隘口阻击日军。

  “大风坳易守难攻,山高坡陡,只有1条小道可以通过,我们大队占据有利地形,在山顶修筑工事进行防御。”王维善说,“鬼子进攻时,我们先用手榴弹招呼,再开枪。”

  “鬼子的进攻很凶猛,有很多战友中枪倒下了,牺牲了十几人。”王维善直言当时害怕了,“大队长钟福标是行伍出身,他叫我们不要慌,守住自己的位置不要乱动。”

  “虽然害怕,却没想过要当逃兵。”王维善说,其所在大队与日军交战两天两夜,日军见伤亡太大便绕道而去,他们继续坚守了5天。

  王维善告诉记者,除了残酷的战斗,他们的后勤也得不到保障,“饭送不上来,山上的野菜都被我们吃光了,只好饿着肚子打仗。”

  之后,王维善随部队在附近打游击。1945年日军投降后,王维善回到桂林城,参加空前惨烈的“八百壮士”遗体清理工作。

  “鬼子对退守七星岩的中国军队的队员,惨无人道地使用了毒气弹。我们进去清理时,尸体已经没了血肉。”王维善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岩洞内的场景,“很多家属来找死难者,但是已经分辨不出,我们只好把尸骨挑到博望坪集体安葬。”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