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正文

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的群众路线是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

2015/8/25 9:31:05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     作者:张聪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山东党组织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统一于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亲民爱民,以牺牲自我的精神赢得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1942年11月,侵华日军对山东胶东抗日根据地展开了惨无人道的"拉网扫荡"。在马石山上,王殿元等10名八路军战士在四次闯入包围圈、救出上千名群众后,弹尽粮绝,全部牺牲。

  乳山市史志办原主任高玉山介绍:“第一次突围出去之后他们完全可以走,但是他们知道山上还有老百姓,他们就是要救到底,又返身又冲进火网。但是到天亮的时候,最后他们冲进来,出不去了。”

  在山东抗战史上,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相信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在根据地内,政治上采用豆选等形式推行基层民主,经济上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文化上进行群众宣传,开展群众教育。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党和群众建立了水乳交融、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

  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谭健说:“只有党和人民军队为老百姓出生入死,然后老百姓和人民军队和党才能水乳交融,党和军队为老百姓做出的巨大牺牲,老百姓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同时老百姓也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这二者是相互的关系。”

  贪污腐败,是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的。1940年山东临时参议会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一系列惩治贪污腐败的条例,对招待费、车马费等都有明确规定,审计制度也纳入了根据地的财务管理中。

  莒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庆合告诉记者:“凡是贪污500块钱以上的,就枪毙。由此可见,我们党和我们的抗日民主政府,从一开始就注重廉洁清正,从一开始就注重反贪污反浪费,注重干部的作风建设。”

  政治经济上得到双重翻身的根据地人民从内心里热切拥护共产党。在莒南的参军动员会上,女青年梁怀玉说,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谁;在乳山的胶东育儿所里,上千名八路军幼儿得到人民乳娘的哺育。沂蒙母亲王换于、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齐鲁大地上涌现出数不清的拥军模范。到1945年8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共开荒和扩大耕地70多万亩,增产粮食6亿多斤,抗日武装发展到200多万人。到那一年的8月13号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省政府成立时,根据地已经拥有了全省80%的国土、75%的人口,国民党的山东省政府早已名存实亡。

  “1840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各个群体,都起来拯救这个社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个道路赢得了人民的拥护,所以她才会被选择。”谭健说。(山东台 张聪 刘金旺 赵亚楠 刘鹏 威海台 柳洋 临沂台 祝同)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