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4·25”地震后,近64万余名撤离转移人员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图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临时安置区。(中国台湾网记者 扶海涛 摄)
“这边住的很好,党和国家什么都给了,吃的、喝的、穿的都有,公交车也免费。”居住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临时安置区的仁次卓玛高兴地对记者说。
仁次卓玛的家乡就是在“4.25”地震中受损严重的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镇。目前,樟木全镇6000余名群众全部被转移到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临时安置区。
25日,记者来到桑珠孜区临时安置区看到,从樟木镇转移过来的受灾群众生活井然有序,医疗、通讯、金融等服务点一应俱全。此外,安置点内还修建有篮球场、台球室等娱乐场所。
据聂拉木县政协主席索朗介绍,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安置区占地1000余亩,现有群众500余户、2000余人。安置区设置公共服务点37个,涉及行政、教育、医疗、金融、通讯、电力、法律、交警等。实现了安置区居住、饮食、教育、医疗、就业服务、金融服务、产业发展、文化娱乐、环境卫生、公交出行 “十保障”。
记者看到,安置区内开设有驾驶培训电教室,并修建有练车场,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驾驶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
据了解,日喀则市通过调查摸底就业需求、开展技能培训、新建樟木商城、联合企业召开务工洽谈会、劳务输出推介会等多种举措,帮助受灾群众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共协调各类就业岗位3000余个,免费提供商业摊位300余个,组织2400多名受灾群众开展技能培训。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波及我国西藏地区19个县、区,14万人严重受灾。地震造成西藏27人死亡、3人失踪、800余人受伤。据了解,为更好安置受灾群众,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聂拉木、吉隆、拉孜等县和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设立了156个安置点,近64万余名撤离转移人员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