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社会新闻正文

大爱母亲孔德娟 带脑瘫儿子投身公益

2015/7/23 9:10:38   来源:齐鲁网    

    烟台齐鲁网7月22日讯 “孩子虽然身体残疾,但智力并不残疾,他并不比别的孩子少什么。作为一个母亲,我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不光是要把他抚养成人,更要让他成为一个善良、阳光,有梦想,有追求的人”。烟台市芝罘区奇山街道奇中社区居民孔德娟这样说着她的儿子。

  孔德娟的儿子是一个患有先天性脑瘫,被诊断为永远不能站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孩子.但是现在孔德娟和他的儿子牟村不仅一起加入了志愿服务团队,还熟练掌握了电脑技能,能够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并且以自己的残疾之身帮助别人的时候。

  “我也绝望过,甚至还自杀过,是孩子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1983年8月28日,26岁的孔德娟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手术台上死里逃生,早产、难产一个四斤七两的男婴,她十分珍惜这个几乎是用生命换来的婴儿。但是,在婴儿百岁的时候却被诊断出因母体患病休克,导致婴儿缺氧而引发小脑萎缩,语言功能障碍,四肢瘫痪。医生劝她,放弃治疗,生二胎。无法接受事实的孔德娟一次次晕倒在医院里,感到人生一片灰暗。

  不久之后,丈夫又和她离了婚,她彻底绝望了,把儿子送朋友家,吞下了147片安眠药,扭开了一大罐液化气,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后,脱离了危险。孔德娟睁开眼后,身边襁褓中的孩子触动了她心底最柔软的角落,看着正在啼哭的儿子,重生后的孔德娟,暗暗告诉自己,孩子不能没有我,我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孔德娟选择了坚强的面对生活,用博爱的肩膀义无反顾返顾的挑起生活的重担,从绝境中走了出来,带着儿子踏上了漫漫地求医之路。

  “是我把这个孩子带到这个世上的,无论有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要坚强面对”

  她一边给脑瘫的儿子治病,一边挣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和努力!三十几年来,足迹踏遍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一次次的到偏远的乡村寻求偏方。

  孩子全身发软整日躺在床上,为防止四肢萎缩,孔德娟下班后就推着小孩车去找大夫推拿,后来听说福山有位大夫推拿好,每天下班后,用自行车带着儿子去三十里外的福山给儿子推拿治疗,不管风霜雨雪,严寒酷暑,一直坚持。

  为了攒钱给儿子治病,她将生活开支压缩最低,一日三餐,米饭馒头菜汤咸菜,为了赚钱,白天上班,晚上回来给厂里加工零活,糊彩带一分一个,她一夜糊2000个,凌晨打个盹,就去上班,抽空再干些糊纸盒、压瓶子盖、订扣缝裤角等杂活。在她心中,点点血汗钱就是儿子的救命钱,由于长期的劳累和营养不良,她好几次晕倒大街上,30多岁的头发已花白。

  1989年,当她从电视得知济南一家医院专治脑瘫时,便马上带儿子前去医治。多年来的付出,终于换来了令人欣慰的结果,手术基本成功,经过了漫长的住院治疗,儿子的病情有了突破性的好转,终于能够摇摇晃晃,歪歪扭扭迈出了第一步。

[1][2] 
编辑:开可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