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 国际奥委会6月1日公布了2022年冬奥会申办城市评估报告。这份长达上百页的评估报告,对阿拉木图和北京这两个申办城市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依照惯例,《评估报告》既不打分、也不排名,对候选城市没有明显的倾向性。
国际奥委会对北京举办国际大赛的能力、颇具吸引力的市场前景,冬季运动项目的推广以及惠及民生等,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评估报告》同时指出,北京在环境、气象、交通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但北京在这些领域制定了具体而可行的目标,并正在为加速改善采取有效措施,北京完全有能力应对这些挑战,并且使冬奥会为主办城市留下可持续的宝贵遗产。
《评估报告》指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受益于中国正在推进的区域长期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使得这一地区的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在这一区域内建设的高铁、高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使得赛区间的交通十分便捷,提供了一份完善的交通保障计划。冬奥遗产的利用也同一这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产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将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休闲运动的需要,同时也将激励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到冬季运动中,发展残健整合的良好环境。
《评估报告》认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依托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2008年奥运遗产的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留下一批世界级的体育场馆等设施,具有成功举办奥运会等超大型综合国际赛事的丰富经验、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高效、灵活、务实的工作团队。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列为世界三大顶级赛事之一的田径世锦赛今年8月又将在北京举办。
《评估报告》认为北京城区以及延庆、张家口各星级房源充足,可充分满足参赛代表团成员、工作人员和观众的住宿需求,且提供的最高住房价格合理,不存在任何风险。此外,医疗服务和反兴奋剂资源充足,不仅可以保障冬奥会的举办,在此期间也不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医疗需求。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