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乡村记忆”工程大型网络互动活动正文

“乡村记忆”工程试点村落:章丘市相公庄镇梭庄村

2015/5/23 19:39:23   来源:    

  3月31日,山东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省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5年山东省 “乡村记忆”工程24个试点单位,包括试点乡镇2个,试点村落15个、试点街区1个,试点乡村博物馆6个。章丘市相公庄镇梭庄村被评为试点村落。章丘市相公庄镇梭庄村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千年的悠久历史被命名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梭庄宗祠门楼

梭庄宗祠

  梭庄村位于章丘市相公庄镇,长白山下,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据地方志记载梭庄村­­已有千年历史,山河水秀,人杰地灵,2011年被命名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该村文物古迹众多,有梭庄李氏宗祠、李氏族谱碑、文昌阁、元音楼、药王庙、雪山寺、青龙泉、古槐等。

  梭庄李氏宗祠:位于梭庄村东首,为明代李氏家族祠堂所在地。总体布局为南为门楼北为院落,二者之间由一河道相隔,距离五十米左右,原有一座石桥可由祠堂夹缝墙内经院内地道通向院外的门楼。宗祠正殿座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7.9米,下部石砌,上部砖构,结构紧密结实。正殿为三间,两侧各有一耳房。祠堂前出厦,六木柱支檐,单脊硬山顶,上覆小黑瓦。院南侧有东、西厢房,东厢房已坍塌尽失,西厢房尚存。院内堂前还有一颗婆罗树,又名红叶树,是康熙年间梭庄举人李滋等重修宗祠时自南方移栽的树种,几百年来枝繁叶茂,每到秋季满树红叶徐徐飘落,蔚为壮观。院西南墙角处还有一颗古柏,祠堂南面的门楼,为上下两层结构,二层似一凉台,整体座南朝北,面向祠堂。祠堂整体为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庄严大方,古朴肃穆。

  文昌阁:位于梭庄村西,现只剩郭门,郭门上文昌阁已消失,现有房屋为七十年代建成。郭门由方形块石砌成,连通东西向村路。整座建筑宽14米,门洞宽3米,进深8.6米,高约5米,面积为120.4平方米。门洞内南侧壁上镶石碑,记载文昌阁修建经过、修建地基范围等,年代为清嘉庆十五年。西侧门额上书“文昌阁”三个大字,拱形门下的石块上浮雕麒麟等神兽及荷花等吉祥花卉。整座建筑用料讲究,严谨规整,保存基本完好。向西50米即为元音楼。

  药王庙:位于文昌阁南侧偏东,原有正殿及东西厢房,现存正殿与西厢房。药王庙座北朝南券门,券门立柱上两侧各有一石雕,正面为龙腾云中,侧面为麒麟回首,形态少见,雕工精细。庙内为全部石头券顶构建,外部用砖石建出房屋的山、脊,顶部覆黑瓦,保存完好。

  雪山寺:位于相公庄镇梭庄村东黉塘岭上,当地居民俗称“宋家窝”。现存正殿及西侧殿两座破落建筑,皆为砖石结构。其中大殿由石块垒砌而成,西侧殿主体为石砌,墙面为砖砌。除上述两建筑外其他建筑只残存墙基,分别在殿北、东、南三侧。大殿前约5米处有井一口,名为“上方井”, 尚未枯竭。外围可见石砌围墙片段,寺内散落石碑数通。雪山寺始建年代不详,据传宋代范仲淹曾在此读书。由现存石碑碑文可知,宋、元、明、清千余年间多次重修。

[1][2]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