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中国山东网新闻 廉政时评正文

防"葛朗台式"贪官重在制度反腐

2015/4/13 11:40:20   来源:人民网     作者:袁云才

   有这样一名官员,出身贫苦,生活节俭,一分钱的东西都舍不得浪费,一次收下别人给的100万元好处费却很坦然。这个人就是曹培武,汉族,大专文化程度,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水利局局长。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曹培武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4月12日《长沙晚报》)

  说起贪官,人们脑海中冒出来的通常印象是脑满肠肥、油头粉面、前呼后拥、挥金如土。可近年来,“葛朗台式”贪官频频被曝光,这一方面证明了反腐力度在加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们对于贪腐现象的认知。

  贪污受贿数百万甚至上亿元,为何还要当“葛朗台”?按照人们的惯性认知,必是伪装之故。也就是说,装出来的节俭,更容易为贪腐打掩护。这样的解释,在很多情况下是符合逻辑的。因为以往不少贪官,比如抽“九五之尊”烟的周久耕,戴名表的杨达才,就是因为生活上高调、奢华而暴露。表现节俭、低调一些,就肯定没那么显眼,不会“树大招风”,这颇符合《聊斋》中“画皮”的特性。

  可让人惊叹的是,某些“葛朗台式”贪官的节俭表现,甚至超过了普通人家,颇给人一种“抠”的感觉。比如原苏州吴县市渔政管理站阳澄湖分站站长李永元侵吞国家资产300万元,却舍不得花钱给自己买身衣服,因而一年四季穿制服;而曾任吐鲁番世行办主任、地区水利局局长的曹培武贪腐251万余元,却从不吃肉,一件棉布背心穿了30年也舍不得丢。在当今时代,如此过度节省,俨然“另类”,反而可能引来关注和质疑的眼光。仅仅以“画皮”视之,似乎站不住脚,至少是意犹未尽。

[1][2] 
编辑:开可    责任编辑:谭静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